首页
第一讲:引言
1.1 汉初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2 汉初长沙国与马王堆汉墓
第二讲:农业·五谷为养
2.1 太仓之粟
2.2 谷物种类
- 稻
- 粟
- 麦
- 麻籽
- 豆类
2.3 植物种植与畜牧渔业
- 果蔬
- 肉食
2.4 农业生产工具
第三讲:手工业·精工巧作
3.1 漆器制造
- 彩绘
- 油彩画
- 锥画
3.2 纺织印染
- 织物品种与印染技术
- 刺绣
- 成衣
3.3 陶器制造
3.4 竹器业
第四讲:商业·物以远至
4.1 货币
4.2 商品流通:象牙、犀牛角、玳瑁、珠玑
第二讲:农业·五谷为养

  第二讲 农业·五谷为养

  2.3 植物种植与畜牧渔业

  汉文帝时期,富商大贾在大肆开采山泽之利,经营冶铁鼓铸,烧盐转运以牟取巨利的同时,还以将多余的财力用于买农为奴,从事诸如种植水果蔬菜,畜养猪牛等副业以换取更多的财富。因而也促使汉初农业经济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其农牧产品的种类也在五谷之外丰富起来。

  可见汉代经济作物种植相当普遍,农、林、牧、畜、鱼的发展也有了相当的水平。

  汉代饮食结构中的副食,有肴、馐、核、饮。菜肴古称“肴羞”、“肴核”。“菜”是蔬菜和可食野菜的总称;“肴”指鱼肉之类的荤菜;“羞”或作“馐”,指美味的食品;“核”指梅、李、桃等各类水果。

  《黄帝内经》中《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说明蔬菜、果类在古代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些果核,反映了当时人们充分利用食物资源。


 


返回主站 | 联系我们 | 全文检索 | 免责声明 | 湘ICP备05001529号  版权所有© 湖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