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唯我独尊的皇帝
■ “皇帝”的起源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 存在多种说法。更为可靠的说法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
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 ,以“皇帝”连称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这属于秦始皇的发明。

东汉画像石《三皇五帝图》,从右至左分别是伏羲、女娲、祝融、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 。
■ 皇权的象征——玉玺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惟有天子的印章称为“玺”,又独以玉制作,“群巨莫敢用” ,这些玉玺,成为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

以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玉玺”,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从右至左从上至下释读)。
■ 传世万代的梦想
大约从西周中叶以来,开始有谥号。当时,周王及诸侯国的君臣死了以后,后人便依据其生前行为与表现,给予相应的谥号。秦始皇不愿意后人对其行为进行评议,下令除谥法,只称“始皇、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可悲的是只传了两世就灭亡了。

■ 皇权的神话
战国末期齐人邹衍创立的一种神秘主义的政治历史理论。秦始皇依此理论提出周朝是“火德”,秦为“水德”,所以顺应天意取代周朝建立秦朝,就是为了符合五德终始说,给自己涂上神秘主义天命论的色彩。

■ 政权体系中的金字塔
秦始皇为了巩固皇权,掌控天下,还建立了以皇帝为首层层控制的政治统治体系:皇帝→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郡→县→乡→里→百姓。
秦始皇首建封建朝廷,实行郡县制,这就建构了从朝廷到地方,从三公诸卿到乡里什伍的一套庞大的、多梯级的统治机构。它恰似一座金字塔,高踞塔尖的是皇帝,处于塔底的则是劳动群众,这座封建政治金字塔的修建,标志着秦朝的建立。

秦始皇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 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九卿”对丞相负责,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九卿其实并不止“九”个,
以三公诸卿为主而组成的封建朝廷,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秦始皇设立 三公九卿 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方设立郡县制度,郡之下设县,县下设乡,乡又由里组成,里之下还有以十户编成的什和以五户编成的伍。户是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而什伍则是秦朝进行统治的最基层的组织。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对立。
例:洞庭郡主要职官及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