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千余件近现代湖南民间刺绣珍品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news_publish_date: 
2012-05-23 16:18
news_author: 
吴小燕/文 毕枫/图
Body: 

湖南民间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独创、绣工精致。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种古老的传统民间工艺,近日,湖南省博物馆征集、整理入藏了千余件近现代湖南民间刺绣珍品。

  此次征集的刺绣作品以清代、民国和1980年以前的湖南民间刺绣为主,包括服饰、被面、床单、帐檐、门帘、贺幛、桌围、头帕、方巾、枕顶、包袋、镜片等共1209件,堪称是我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民俗文物征集。这批绣品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全,且多数被鉴定为等级珍贵文物,其中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992件、一般文物196件、参考品16件,对研究湖南民间刺绣工艺及少数民族文化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如今,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湖南民间刺绣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除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遗存外,其他地区早已所剩无几。湖南省博物馆征集的这批近现代刺绣作品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馆藏品的数量和门类,而且为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民国白斜纹布绣“麒麟送子”木雕座屏   湖南省博物馆新征集

清红缎绣“麻姑献寿”寿帐   湖南省博物馆新征集

民国红缎绣花卉双兽纹帐檐 湖南省博物馆新征集

  相关链接>>

  湖南民间刺绣,是湖南境内各民族刺绣艺术的总称。从风格上讲,大致可分为六大体系:

  ① 湘北洞庭湖流域的汉绣,在题材上多见古装戏剧和神话人物,兼作动物、花鸟图案等,造型倾向写实,略加夸张,风格古朴,依稀可见楚汉艺术遗风;

  ② 湘南以郴州为中心的汉绣善做布贴绣,是用绸、布、呢、绒为原料,剪成象形小片,贴在绣料上,在其边缘缝绣稳妥。布贴绣多用于儿童围嘴、荷包、帕袋、香囊等,造型简洁,充满着稚拙童趣;

  ③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桑植、永定等区域的土家织锦,常以白底布面挑绣黑色或蓝色花纹,品种丰富,形式多样;

  ④ 湘西和湘西南地区的苗族刺绣,多以龙、凤、蝴蝶和花鸟为题材,在深色底料上刺绣色彩浓鲜的纹样,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

  ⑤ 湖南新晃、通道一带的侗族刺绣常与挑花并用,通常以龙蛇纹、蜘蛛纹、鱼纹、花鸟纹和蝴蝶纹等为题材,表现出粗犷、野趣的自然气;

  ⑥ 湘南地区的瑶族刺绣,常绣有“对龙”、“对马”、“对虎”、“双凤”等,不少动物还用“填心花”和“花包花”的挑花技法,风格上追求斑斓、绚丽、繁密刺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