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兽面是汉代一种怪诞而又极具艺术魅力和时代特征的丧葬用具,目前仅在湖南常德、溆浦汉墓有出土。出土时多位于死者头端,兽面上有钉孔,有的尚残存铁钉,说明它原来应是钉在棺的一端或两档上的,用于辟邪、防止妖魔鬼怪入侵,以保护死者亡灵。因此,滑石兽面对研究湖南汉代的丧葬制度和礼俗有一定价值。滑石象牙亦是一种丧葬明器,借以彰显亡者的身份地位。
1.滑石兽面
长26.5厘米,宽20.8厘米,厚1.7厘米
1973年常德郭家铺西裕大队M1出土
灰色。面部近椭方形。头顶有三个菱形突起,似三束发辫。眼窝为椭圆形,中间未刻画眼珠。鼻梁略突起,下端鼻孔外露,面颊两侧各有一上翘尖角。嘴小而凸,有上下唇,口内露出五小齿。颧骨演化成突起上曲的骨架,两腮突出,左右各有一个椭圆形镂孔。下巴完整,近下唇处有四个圆形小孔。通过对滑石兽面的印痕分析,古人在雕刻这种兽面时,应先绘有一图样,然后将其贴于滑石板上,再进行雕刻。其五官刻画则采用了夸张手法,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
2.滑石兽面
长19厘米,宽20厘米,厚1.9厘米
1978年溆浦马田坪M63出土
米黄色。脸形方正,头顶戴冠。冠帽上翘,正中阴刻两组菱纹,两侧阴刻竖线及涡纹,帽檐共有八至十个镂孔。两眉上挑,呈倒八字形,眉上又伸出双尖角。双眼窝近三角形,眼珠向外爆出。面颊鼓起,鼻梁隆起作半圆管状,下端两鼻孔亦呈半圆管状。上唇作横卧S状,口与面等宽,有六齿,两侧各有一犬牙。面部和嘴侧又有六个圆形小孔。兽面与人面的形态相似,眼、鼻、口、舌、眉的分布较为合理。其基本上是按人面的造型而设计的,但表情夸张怪诞,威武可惧。
3.滑石兽面
长19.2厘米,宽19.2厘米,厚1.6厘米
1978年溆浦马田坪M56出土
浅灰色。兽面近圆形。额戴冠帽,帽上起檐,共分三片。正中一片凸雕一人形,双手上举,双足下蹲;左右两片略向内卷并阴刻线条。怒眼圆睁,眼珠突出。双眉上翘直入帽檐,眉下两个小圆环似为双耳。鼻梁扁平宽大,阔口獠牙,上唇圆弧,露出八齿,两侧又各有一獠牙,无下颌。双眼上下各有两对小圆孔,面部表情威严肃穆。该兽面采用透雕、浮雕等手法,雕刻极为精细,具有较强的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