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人类飞翔之梦——羽人神话
《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意思是羽人住在昼夜常明的地方,那里是没有死亡的神人居所。
《山海经》不乏羽人、羽民国的记载。楚汉出土物中发现各种羽人及诸仙、仙物造型或图像。
汉代仙格化的羽人形象大抵都是身生羽毛有翅膀的人,能飞行,但绝不失人形,在人的身上附加了若干鸟类的形体特征。仙人以鸟的模样出现,表示轻盈与脱离地上的重力,而鸟象征脱离身体的人的灵魂飞升。

(1) 玉质羽人形佩饰

1989 年江西新干新于县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
出土时被放置墓主头顶部位。羽人为棕褐色,鸟头人身,作侧身跽坐式,粗眉大眼,半环大耳,鸟状鼻,双臂卷于胸前,拳心向内,双膝微上耸,其中腰背至臀部阴刻羽纹,肋下有羽翼。
(2) 青铜人首鸟身像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发掘的商代2号祭祀坑。
此鸟人应是立于神树之上的。人首鸟身铜像,头戴冠,大眼圆睛,喙鼻阔嘴,鸟身胸部装饰圆形纹,背插云形鸟翅,双爪立于华果上。关于鸟胸部的圆形纹饰,应是太阳的象征,《中西纹饰比较研究》的作者把此类图像命名为“有翼日盘”,并指出其为世界性太阳崇拜的普遍反映。
(3) 西汉青铜羽人

陕西西安汉城乡出土。
羽人手捧之物,当是装仙药或盛醴泉之器,或是手持不死之药芝草。这是汉代出现的仙格化的羽人。由于得道,生上修炼得长出了羽毛和双翼,双耳也高耸其上,但发短而披散。双手或捧持容器,以盛金玉醴泉,或单手或双手握芝草,或者自己茹食,或者以予求仙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