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讲:精致美观的实用佩饰
1.1梳
1.2玉簪
1.3玉镯
1.4带及带钩
1.5容刀与佩剑
第二讲:寓意身份品行的装饰佩饰
2.1 单佩
 --玉璧
 --玉环
 --玉玦
 --玉璜
 --玉冲牙、玉觽
 --玉韘形佩
 --龙虎凤等动物形佩
 --玉人佩
 --玉牌
 --珠、管饰
 --其他器形佩饰
2.2 组玉佩
2.3 囊与佩芳 
第二讲:寓意身份品行的装饰佩饰

  ■ 珠、管饰

  珠 在楚文物中也多见,有玉、水晶、陶和玻璃等不同的质地。

  玻璃珠是目前所见古代玻璃器中最常见的器形,从西周开始已存在,流行于战国时期。这类玻璃珠多与玉璧、玉璜和其他佩等组合使用,是组玉佩中的饰品。玻璃珠表面饰颜色各异的圆圈,形似蜻蜓的眼睛,或凸起或剔刻,俗称“蜻蜓眼” 玻璃珠,是在玻璃溶液将凝未凝的瞬间迅速黏贴出图案。这种玻璃珠发源于西亚、南亚,当地人相信眼睛能辟邪。西亚玻璃珠主要成份是纳、钙。这种玻玻制品传入中国后,为以好巫著称的楚人所接受,并很快仿制出来,但其主要成分是铅钡。楚地发现大量的多彩玻璃珠,时被称为“陆离”,如“长余佩之陆离”,“带长铗之陆离”。有趣的是“陆离”一词不见于《楚辞》以外的先秦文献。

玻璃珠、管 珠3件 高1.2—1.8厘米
管1件 长4.3厘米、直径1.2厘米
1975年湖南省湘乡市牛形山1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彩绘漆木女俑身上组玉佩中的珠子使用示意图

水晶、骨珠项饰 战国早期 河南省叶县旧县一号楚墓出土

茧形玉珠 战国 长3.5、直径1.7厘米
湖北省荆州市纪南镇雨台山出土 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玉管 战国 左:直径2.2、孔径1、高2厘米
右:直径2.4、孔径1.1、高2厘米
河南省淮阳市平粮台出土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玉管 战国晚期 安徽长丰杨公2号楚墓出土

 


 

返回主站 | 联系我们 | 全文检索 | 免责声明 | 湘ICP备05001529号  版权所有© 湖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