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第58期】大家来了:《三希堂法帖》真伪问题研究
时 间:2021年4月24日(周六)14:30—16:30
题 目:《三希堂法帖》真伪问题研究
地 点:湖南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一楼)
内容简介:
清内府御刻的《三希堂法帖》是乾隆皇帝以自己认为的三件稀世珍品——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命名,并集内府《石渠宝笈》所藏历代法书选出刻成。《三希堂法帖》共三十二卷,正是法帖中最负盛名的宋《淳化阁帖》《大观帖》的卷数总合。上起魏晋,下至晚明,凡一百三十五家,三百四十种名家题跋及鉴藏印记亦选刻其中,规模之宏大,搜罗之丰富,可谓空前绝后。在过去没有影印技术,法书墨迹多藏于皇家内府,少数也是私家珍秘的时代,人们研习书法,只能从刻拓的法帖取法。但以往刻帖,多有真伪问题。《三希堂法帖》是乾隆帝亲自鉴定的。梁诗正说乾隆“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但实际上,《三希堂法帖》仍有不少赝品。本次讲座就是专门讲述《三希堂法帖》的真伪问题。
主讲人简介: 王连起,男,汉族,1948年5月生于山东省嘉祥县。1966年高中时因故中断学业,乃自修文史。先从李卿云先生学习碑帖及书法赏鉴,后拜徐邦达先生为师,在古书画特别是碑帖鉴定方面,更受到启功先生的悉心指教。1979年春,调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长期任徐邦达先生的工作助手,从事古书画研究鉴定工作。1999年至2000年、2003年至2005年,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研究员。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