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馆校合作公开课 | 美美与共 水彩印象
展览资源探究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响应“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号召,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物局与徐悲鸿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大爱·大美——徐悲鸿与周令钊、戴泽艺术成就展”。
展览精选徐悲鸿、周令钊、戴泽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近300幅,分为“大爱”和“大美”两个单元。一方面展示了三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也试图还原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发展历程。
徐悲鸿是中央美院第一任院长,他倡导写实主义,主张以西方写实改良中国美术,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家,对近代美术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是徐悲鸿创作最知名的题材之一。徐悲鸿将中西方绘画技法结合,绘制出了独具特色的奔马形象。在《群奔》中,徐悲鸿以刚劲稳健的线条勾画出了马的头、颈、腹、臀、腿等结构要点,又以奔放的墨色笔势铺写出马的颈部鬃毛和鬃尾。但在局部细节的处理上,他吸收了西方注重光影明暗的表现方法,辅以变化有致的淡墨。这种中西结合的画使徐悲鸿笔下的马充满了勃勃生机,又富于笔情墨趣。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戴泽是徐悲鸿的重要弟子,他协助老师徐悲鸿创办中央美院,协助师母廖静文创办“徐悲鸿画室”,并于中央美院任教,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戴泽先生的绘画作品与民族解放、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经济文化繁荣的历史进程同步,绘制出了大量记录中国发展变化的作品。这幅《武汉长江大桥》描绘的就是连接武汉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这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
周令钊是湖南平江人,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政协会徽、少先队队旗等设计,主笔绘制了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
周令钊在抗战时期跟随部队去往祖国的大江南北,所以他用画笔将这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记录下来。周令钊的作品中,有大量对风景名胜的写实作品,特别是描绘湖南风貌的作品尤其突出。这幅作品《岳麓》以俯视的角度绘制了作者在长沙岳麓山登高望远的场景,将新中国成立后的长沙城市景象记录了下来。
文艺创作者精神属性的高度,决定了其作品社会担当意识的强弱。徐悲鸿、周令钊、戴泽的艺术人生与祖国的民族解放、发展繁荣同呼吸共命运。从这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位艺术家深厚的绘画功底与艺术水准,了解他们为近代美术教育发展作出的贡献,他们践行了“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号召。新时代下的我们,应该自觉承担历史使命,传承历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学思路探索
在艺术创作中寻找美、发现美。东风小学六年级学生奔赴湖南省博物馆,通过参观学习“大爱·大美——徐悲鸿与周令钊、戴泽艺术成就展”,从这些画作中不仅感受到了艺术家们的精湛画工,还有三位艺术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
在教育员和东风小学教师们的引导下,通过水色的交融与碰撞,学生们绘制出了一幅幅灵动丰富的水彩画。
创作步骤
1、铅笔打稿,画出外形;
2、平涂色块;
3、打湿背景后趁湿画出淡淡的背景色,并留出物体上部的白色边缘,营造一层薄纱的效果;
4、在花的头上,滴洒各色小珠头饰,注意:疏密、大小、节奏,调整完成。
精品手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