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移动博物馆 | 张家界日记

活动时间: 
2024-10-11 10:30
活动介绍: 
湖南博物院“移动博物馆”项目定位为一个科学、专业,集展示陈列、教学研究于一身的“浓缩型博物馆”,使用定制的运输工具和车载设备,精心设计陈列展览和教育活动,为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提供流动式、公益性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

湖南博物院“移动博物馆”项目定位为一个科学、专业,集展示陈列、教学研究于一身的“浓缩型博物馆”,使用定制的运输工具和车载设备,精心设计陈列展览和教育活动,为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提供流动式、公益性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

9月22日至9月26日,湖南博物院“移动博物馆”在张家界民族小学、张家界澧滨小学开展教育活动。据统计,共计开展活动60余场,参与活动人数约2000人。同时,“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同步为张家界的5所中小学送去了课程,共计开展活动百余场,参与师生人数约6000人。“博物·湘行”项目组也在此期间在张家界市博物馆开展了精彩的教育活动。


9月22日 星期日

第一日 秋分启程 奇山之约

秋分,是秋日的第四个节气,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就在出发前一周,长沙的温度骤降,大家的心里新增了一丝忧虑。幸好天公作美,出发当日,抬头可见蓝天白云。早晨八点,伴随着清爽的好天气,“移动博物馆”开启了新的旅程。这一次,我们一路西行,将湘博的展览资源、教育资源送至张家界的孩子们面前。

从长沙开往张家界,从平原到山地,我们逐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一路上,我们感受到了山峦起伏,看到了奇妙的岩石和陡峭的岩壁。经过了“跌跌撞撞”的6小时后,终于在下午两点,我们到达本次行程的第一站——张家界民族小学。

操场上、阳光下、微风中,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移动博物馆”展示车拓宽车身,张开双臂,展示出它的全貌。随着机器运作的声音,展示车缓缓展现它沉稳大气的黑色外观。车上设备已调试完毕,车下教具也已摆放整齐,大家齐心协力,准备就绪。孩子们,期待明天我们的相遇!

与此同时,在张家界市博物馆中,先行一天到达的教育员已经在此准备“博物·湘行”的教育课程。我们用创新的模式,通过AR技术,让来自大庸古城的青少年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汉风汉俗,学习汉代礼仪。


9月23日 星期一

第二日 秋风和煦 初展顺利

清晨,教育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们早早地起床出发,用最饱满的热情,和“移动博物馆”展示车一起迎接张家界民族小学的同学们。

在“移动博物馆”展示车上,教育员分组带领同学们参观“国宝小卫士”展览,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文物、遗址遗迹的概念、文物的发掘和研究保护工作相关流程,还在后半程的参观学习中详细地收获了展览、策展以及博物馆的相关知识。

展示车下,志愿者老师早已在“考古挖掘”体验区和“文物修复”体验区等待。他们是“移动博物馆”的老朋友了,每一次行程,都少不了志愿者老师们的帮助。他们带领着同学们在探方中挖呀挖,一步步掌握考古发掘方法和技巧;他们引导着同学们在修复台拼呀拼,通过实践理解文物修复及保护的意义。同学们带上手套轮流体验,眼神中流露出认真与专注。


9月24日 星期二

第三日 秋意渐浓 汉风悠扬

早晨的风带着些许凉意,然而我们的内心却无比火热,因为今天的日程安排十分紧凑,需要兵分两路前往不同学校。

除了继续在张家界民族小学开展教育活动之外,还有三位教育员需要前往张家界崇实小学北校,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惊喜。从学校的报告厅中传出来络绎不绝的欢笑声,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是学生们正跟随教育员学习“汉风文化进校园”的主题曲和舞蹈呢!这一次,“汉风文化进校园”国家示范项目跟随“移动博物馆”来到了张家界,在民族小学、崇实小学、澧滨小学、大庸桥中心学校以及民族中学开展多场精彩纷呈的汉风课程。通过长沙马王堆汉墓了解两千多年前的礼仪之雅、服饰审美,从海昏侯刘贺墓中探寻考古发掘的奥秘,与中山王刘胜的萌宠相见恨晚,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刻,来自全国各地的烈烈汉风吹向了张家界,吹到了莘莘学子的心中,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汉代的生活风貌,学习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


9月25日 星期三

第四日 秋日暖阳 情意切切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校园的角落,我们已经在展车上开启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只为迎接张家界民族小学高年级的学生。8点,展车附近传来了一阵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原来是今天的第一个班级已经排列好整齐的队伍准备上展车学习。

经过前几日的活动,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对“移动博物馆”的展车有了些许了解,他们在手册上专注地记着笔记,记录那些他们未曾了解过的知识。有些孩子没去过博物馆,对博物馆都有着好奇,有着问不完的问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孩子举手追问:“老师,马王堆真的这么神奇呀?湖南博物院里面都有什么文物啊?我怎么样才能和你一样在博物馆工作呀?”

孩子们的眼中充满着专注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也给我们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秋风拂过孩子们的发丝,在细腻的阳光下,孩子们手持 “国宝小卫士”徽章的画面,将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明日,“移动博物馆”将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张家界澧滨小学,在那又会有怎样的精彩在等着我们呢?


9月26日 星期四

第五日 秋雨淅淅 后会有期

今天是湖南博物院“移动博物馆”张家界行的最后一天。张家界澧滨小学的孩子们早已将展车团团围住,他们好奇地朝展车内张望,大家早已翘首以盼,蓄势待发,迫不及待地想要登上展车一探究竟。然而天公不作美,十点左右,天空开始淅淅沥沥飘起雨来。但是秋雨无法浇灭孩子们的热情,他们排列整齐地站在展车下,等待着教育员的口令,有秩序地上车。

或许是受到孩子们好学之心的影响,下午气温逐渐回升,太阳悄然出现。在车上,同学们通过聆听导赏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车下,他们则亲身体验考古发掘与文物修复的过程。校门外偶尔传来喧嚣,但此刻环绕在教育员和志愿者老师身旁的他们,却是那般心无旁骛,只是认真地聆听每一个细节,小心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尽管不舍,但活动总有结束的那一刻。在张家界这片美丽土地上,“移动博物馆”为广大师生们创造了与博物馆“文物”亲密互动的机会;“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课程又一次完成了对博物馆系统教育资源的普及,让更多孩子享受了公共文化资源;“博物·湘行”馆际交流教育项目也充分实现了与地方博物馆共享、互助的目标,这也是湖南博物院在基层博物馆的帮扶共建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环节。上百场活动,近万人参与,湘博人牢记初心的坚守与付出,在奇山秀水的张家界,用行动让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发扬。

今年是湖南博物院“移动博物馆”的第九年,回顾过去,我们竟一起前往了那么多个地方,也一起经历过大雨磅礴或烈日暴晒……其实,这些年我们每一次的出行都不是易事,需要多个单位、多个部门齐心协力配合:司机师傅保障着每次的安全出行,电工师傅维护着展览的电力运营,安保人员维持着参观的正常有序,教育员和志愿者播种着知识的种子,还有学校工作人员的鼎力支持,才让每一次的活动都能顺利地进行。

然而,不论旅途多么艰辛,旅程多么艰苦,我们也要坚定信念,再次出发!因为每一次的文化之旅都是一次积累,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能汇聚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强大力量。让我们带着这份信念,期待“移动博物馆”的下一次出发,继续在文化的海洋中畅游,为孩子们的世界增添更多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