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定格 文化群像际遇 第二辑|打卡宋“潮” 遇见江山风华

活动时间: 
2020-12-07 09:30
活动介绍: 
定格,文化群像际遇,即刻出发,遇见世界的一隅,时空的一瞬,文明的一角。湘博教育中心精心打造观展打卡系列指南,旨在尝试不同的观展体验,“定格”和“际遇”展览中的“文化群像”。欢迎加入我们的线上观展之旅!

宋风雅韵,诗意书香!

这有“满川风雨看潮生”的波澜壮阔,

也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万种风情,

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

走进宋文化展厅,

去品味久远年代里的独特韵味!


宋“潮”知多少

宋代是封建社会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通过在展厅的打卡,一起对宋代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吧。

地点:第一单元“晴窗抚琴”

宋代文人的音乐素养极高,宋徽宗赵佶专门设立了“万琴堂”,用来搜集南北名琴。宋太宗赵光义将七弦古琴加二弦而变为九弦琴,由于宋代许多皇帝是古琴的爱好者和收藏者,所以百姓也喜爱抚琴。

宋金期间战争频繁,宋代统治阶级面对金、元入侵所表现的腐败无能,引起了爱国琴人的极度愤懑。面对严重的外族侵略,抚琴成为了宋代文人坚持民族节气的象征。

展厅中摆放了一把“万壑松风”琴,龙池上方刻有“万壑松风”四个字,龙池腹款为“赵氏子昂家藏”,很可能是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曾经使用过的一把琴。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打卡宋代文人的同款古琴吧!

拍照小tips:在“万壑松风”琴的旁边有一处供游客抚琴的体验区,随手一拍,不用构图都很美,会古琴的小伙伴还可以拍摄视频和gif图哦!

地点:第六单元“把酒临风”

文房四宝最初是文人写字、绘画的工具,后来文房用具增多,慢慢发展为文人装点书房、把玩之物。宋代文人对文房四宝的研究愈发深入,旁人也会通过书房里摆放的文房四宝判断主人的品味及地位。

宋代的文人雅士饱读诗书,他们博采儒、释、道三家之长,不追求权利与财富,重视生活的品味与情趣。既有居庙堂之高,则“先忧后乐”的雄心壮志;也有面对生活与仕途的起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静内心。

闲暇之余,也会从容地享受生活。在抚琴对棋,写书作画,饮茶品酒,插花熏香中找到一种风雅的生活范式,令一代代后人追慕、效仿。

拍照小tips:展厅有很多中式的园林布景,好好利用这个中式的景墙,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文化镶嵌在滚滚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一颗闪耀的明珠。


宋朝四般闲事


宋人吴自牧在他的笔记《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出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件闲事”。

地点:第五单元“品茶论道”体验区

茶文化的发展到了宋代迎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提出来的。可见,茶已经上升到和人们吃饭喝水的日常所需是一个层面了。

宋人比赛点茶称为“斗茶”,所以点茶法在宋代极为盛行,一看汤色,二看汤花。茶盏表面浮着的一层乳状泡沫,要细腻持久、洁白如乳、挂壁不破,这样才算点得比较到位了。

拍照小tips:看完志愿者老师的点茶表演,伴着茶香恍若穿越了时空。在这里,不管是拍摄特写还是远景,随手就是大片!

地点:第八单元“燕居焚香”体验区

从先秦时期开始,老百姓就有携带香囊或者佩戴香草的习惯。到了宋朝,或许是因为物质水平提高,用香更是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文人子夜读书有红袖添香,抚琴论道时会以香为伴。

在展厅里放置了一个小炉,透过一缕轻烟,好似梦回大宋。

拍照小tips:顶光打在头上可不好看,但是从侧面仰拍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噢!

地点:第三单元“挥毫作书”

“挂画”最早是指挂于茶会座位旁,关于茶的相关画作。到了宋代,挂画改以诗、词、字、画的卷轴为主。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收藏历朝历代的名家字画。到了雅集、文会的时候,就会挂出自己平时收藏的名画,相互交流鉴赏。这个过程,就叫做“挂画”。

拍照小tips:这道木制的屏风古朴典雅,将它作为背景,再拿上字画缸里的卷轴,就可以凹出美美的造型啦!

地点:第七单元“折枝插花”体验区

宋朝经济繁荣,插花艺术也得到普及与进步。《洛阳牡丹记》有记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每到春天,举国上下插花之风非常盛行,人们会举行盛大的花会和插花比赛,热闹非凡。

宋代的插花在形式上不像唐朝那样富丽堂皇,会赋予花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性。在构图中,讲究线条美,突出“清”、“疏”,形成清丽疏朗而自然的风格。宋代文人以花为媒介,无论是展厅里造型精致的“八棱梅瓶”,还是充满趣味的“五管花插”,都能看出宋代文人爱美、爱花、爱自然的审美情趣。

拍照小tips:体验区不仅有成品花瓶,桌上还摆放了单支的花枝和花叶供大家插花摆拍,搭配身后的背景,仿佛置身于花园之中。

宋“潮”美学

宋代美学在广阔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土壤中孕生,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和书卷味,成为中国美学的标准范式。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组具体的展物来认识宋代美学在点茶、挂画、温酒以及对弈中的具体呈现。

地点:第五单元“兔毫盏”

这件茶盏在宋代可是网红产品,打卡点自然少不了它了。

宋代特别流行建盏的茶器,兔毫盏就是建盏的一种。它的器身施酱釉,能将洁白的汤色汤花更好地映衬出来,是当时点茶的必备茶器之一。

仔细观察,茶盏内外都有许多条状的结晶纹,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所以得名兔毫盏。宋徽宗所言“玉毫条达者为上”,就是指建窑的兔毫盏。宋徽宗都力荐的产品,你还不来看看吗?

拍照小tips:展厅灯光较暗,大家可以蹲低一点,利用展柜的灯光进行补光哟。

地点:第四单元“松寿图”

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最能承载中国人情思中复杂的寄托。而中国的山水画,成就最突出的当属宋代。

展厅赏画赏什么?自然离不开这副“松寿图”啦。它是马远典型的山水画布局风格,因为山水画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所以马远又有“马一角”之称。马远是南宋“翰林图画院”中的佼佼者,与另外三位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夏圭在画史上合称为“南宋四家”。

拍照小tips:侧身站立在“松寿图”前面,仿佛文人雅士在赏画一般,营造出清淡雅致的意境。

地点:第六单元“汝窑天青釉莲花形温碗”

这件温碗是一件温酒器,形似一朵盛放的莲花,色泽温婉柔和,集观赏、实用于一体。莲花有圣洁、清廉之象征,以此作温酒之器,反映出宋代文人追求高洁品格的心性。这件酒器端庄秀美,渗透了宋代文人清雅简约的生活美学。

拍照小tips:不知道怎么和单件文物合影?合影可不止有“比耶”,想办法和文物形成互动,比如“用手捧持”就是一个办法。

地点:第二单元“信手弈棋”体验区


宋代弈棋风气在宋初皇帝的提倡下,大为盛行,正所谓上行下效,围棋开始风靡,并且在宋代还设立“棋官”一职。宋徽宗还作了《念奴娇》,提到和棋待诏对弈的情形,也述及宋代宫廷围棋,棋盘的质地和颜色。

展厅里也摆放了一件造型典雅的围棋罐,更多的拍照方式等你来解锁哟!


宋画典雅古朴


宋诗重理明义


宋物自成一番风味


你还在等什么?


偷得浮生半日闲,为心灵找寻一方净土吧!

除了来博物馆打卡宋“潮” 穿越江山风华

还有丰富的教育活动等待你的加入哦~

温馨提示:此次推文打卡拍摄是湘博教育员在闭馆期间完成的,在此提醒大家,带好口罩,文明观展,打卡拍照时记得关闭闪光灯哦!


版权声明

本文所有内容系原创,未经授权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目的、方式推广、抄袭或使用,本馆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