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食洋而化 风神独韵——关良一百一十五周年诞辰特展

展览介绍

食洋而化 风神独韵——关良一百一十五周年诞辰特展

提起关良,浮现在众人眼前的都是一幅幅小巧可人、充满童趣、率真的戏曲人物画。这既是关良的独特标识,又是迥然于他人的风格特色。本次画展便展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贵妃醉酒”、“京戏人物组图”等极具中国特色的画作,吸引了大到七旬老人,小至几岁孩童的参观。

作为20世纪最具变革、创造精神的画家之一,关良在中国画的拓展与传承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将中西方画法完美融合,将西方现当代派艺术家马蒂斯、凡•高、高更的画法融化,参以中国绘画中浓淡干湿的墨色,简练的线条,独有的中国美学精神,形成了个人绘画的特色。

他的作品用笔简练,质朴平易,极富笔趣,不拘泥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人物情态天真而幽默,尤其是眼神刻画最见功力,眼睛瞳孔以浓墨点醒的绘画方式极具传神。

展品欣赏

  • 打渔杀家 镜片 设色纸本 35×46cm 1978年
    打渔杀家 镜片 设色纸本 35×46cm 1978年
  • 空城计,镜片,设色纸本,70x46cm,1979年
    空城计,镜片,设色纸本,70x46cm,1979年
  • 三打祝家庄 镜心 设色纸本 32×39cm 1975 年
    三打祝家庄 镜心 设色纸本 32×39cm 1975 年
  • 沙家浜,册页 纸本设色33.5x41cmx8,1965年
    沙家浜,册页 纸本设色33.5x41cmx8,1965年

艺术家介绍

 关良(1900-1986),号良公,广东番禺人。1917年留学日本,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美术学校学习,在日本期间潜心研究学习欧洲现当代艺术家莫奈、马奈、梵高、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回国后,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艺术大学、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研究室主任兼顾问及上海文联委员会等职。关良与早期第一批留学国外的艺术家一样,以西画入手,将高更、凡•高、马蒂斯的艺术中夸张的造型,平涂的大面积对比色,简练的线条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在早期的作品中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回国后在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的影响下开始学习中国画,并上溯八大山人,最终形成了以中国艺术精神为旨归,融合中西技艺的独特的风格特色,开启一个绘画表现的新时代。正如程十发所言: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也是他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的水墨之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