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2014年史密森学会民俗文化节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史密森学会民俗文化节始创于1967年,由史密森民俗和文化遗产中心举办,旨在向美国民众和来自其他地区的游客介绍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每年都会吸引近百万人前来观看。
在今年夏天举办的第48届史密森民俗文化节上,游客感受到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传统文化。120名来自中国的参加者围绕“中国:生活的艺术与传统”这一主题,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此外,众多音乐家、舞蹈家、手工艺人和厨师都带来了精彩的展演:尽管面临着许多压力与变化,但中国仍在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使其与当代生活相适应。
文化节策展人Jim Deutsch表示:“来自中国15个地区的专家学者会在文化节上呈现不同民族的传统民俗生活,希望这能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团圆”与“和谐”两大主题展显示了中国传统节日在保护传统生活方式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这里,游客可以观看艺人制作剪纸、年版画、泥塑、风筝及香囊等——这些都是中国一年一度传统节日中的必备品。同时,人们还可以欣赏到刺绣品、蜡染品和瓷器等精美艺术品。
策展人Sojin Kim 称:“通常,美国人主要是通过电影、食物和唐人街来了解中国的某些方面,而文化节上,他们将会发现一些熟悉而又出乎意料的中国元素。我希望游客能与中国的专家艺人进行接触交流,认识到他们的创造力与精湛的技艺,进而重新审视这个国家的艺术与文化”
在“人民公园”区,艺人们展示并指导观众当场学习花鼓灯、太极、书法等中国公园里的常见活动,表现了中国当代公园的活力与气息。“五味厨房”则道出了中国食物的多样性和它们承载的丰富内涵,在这里,游人可以了解面、饺子等食物的制作过程以及一些菜肴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
同时,文化节上还会展示出一块长112英尺、高34英尺,由香港艺术家荣念曾制作的花匾。花匾的主要构架为竹子,是中国南方传统庆典的常用之物。在花匾的附近,人们可以参观新月馆、欣赏吴剧团、泉州木偶剧团带来的歌舞戏剧表演。此外,他们还可以放风筝,在“家庭帐篷”里练书法,玩游戏,学习中国词语和舞蹈等等。
6月29日“侨民日”则由中国的海外侨民担当主角。通过表演及讨论,他们展示了移民是如何改变文化传统的。
本次民俗文化节于6月25日至29日及7月2日至6日这两个时间段在华盛顿广场第7大道与第14大道之间举行,公众可免费入场观看。展示时间为11:00至17:30,晚场特别活动在下午6点开始。
(李淑文译自史密森学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