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难忘的博物馆体验,秘诀或许就藏在鼻尖之下?

news_publish_date: 
2025-09-12 17:20
news_author: 
湖南博物院/编译
Body: 


如果你曾走进一家博物馆,却感到一丝“不过瘾”,那你并非个例。问题或许出现在那些墙壁上,更确切地说,是墙壁所缺少的东西。尽管展厅里可能摆满了能满足视觉、有时甚至能满足听觉需要的展品,有一种强大的感官体验却几乎总是被拒之门外:那就是嗅觉。

而这正是一个被错失的良机——一位博物馆策展人和一位气味研究员决心要弥补这一遗憾。

让我们回到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一座植物园,内兹卡·法伊弗(Nezka Pfeifer)在园内的斯蒂芬与彼得·萨克斯博物馆(Stephen and Peter Sachs Museum)策划的展览,架起了科学、艺术与文化间的桥梁。同许多策展人一样,她一直在探寻深化公众参与度的方式。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她的灵感并非来自某新应用程序或数字化交互手段——而是源于鼻子。

让我们再认识一下索菲亚·科莱特·埃里希(Sofia Collette Ehrich)——她人称“嗅觉承包商”,是一位致力于嗅觉研究的博物馆学家。她的研究聚焦于探索气味如何在文化领域强化叙事、助力教育和推进沉浸式体验。听完她在往届博物馆未来(MuseumNext)大会的演讲之后,法伊弗主动联系了她。两人对感官体验项目的共同兴趣促成了一项公共项目合作:“揭秘萨克斯博物馆壁画中的芳香”。该项目只是新展“细嗅花香”的一部分,该展旨在探索植物、气味与记忆的交融共生。

为什么要以闻的方式?

这个科学事实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嗅觉是唯一一种直接连接大脑边缘系统的感官,而该系统正是负责情绪和记忆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闻到祖母淡淡的香水味就能将你瞬间传送回童年——而盯着一张照片看却很难产生相同的效果。

埃里希解释说,嗅觉叙事并不只是个有趣的噱头,而是真的能对参观者的体验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其经证实可以强化参观者记忆、促进情感共鸣甚至提升理解能力。

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Prado Museum)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等机构已经尝试过基于气味的展陈解读方式。但“细嗅花香”展却另辟蹊径——因为它从植物本身出发。

闻出你的态度

密苏里州植物园不只是美丽花朵的栖所。这里还汇聚了众多科学家,他们的研究领域从授粉化学到濒危物种保护,不一而足。园内已有两座以气味为核心的花园,研究人员还利用“顶空捕集法”分析植物香气,法伊弗因而发现了一个契机——将展览建立在深厚的植物学知识基础之上。

那结果如何呢?这成了一场跨学科的壮举,汇聚起了当地调香师、国际气味艺术家、研究人员以及设计师。他们共同精心打造了一场参观者体验,邀请来宾不仅是观看——还要嗅闻。

作为“揭秘萨克斯博物馆壁画中的芳香”项目的一部分,一场基于该壁画的刮擦嗅闻活动(译者注:参与者用指甲或硬物轻轻刮擦涂层,密封的气味就会释放出来)让参观者得以用感官“凝视”玫瑰、玉兰、睡莲、啤酒花和葡萄。这些植物既生长于博物馆的花园中,也被描绘在天花板的壁画上。

为什么选择壁画?因为它体量庞大、美轮美奂,且完全位于头顶上方,让人难以直接与之互动。因此,团队制作了一份印刷指南,将感官描述与上方描绘的特定植物关联起来,让观众能通过“嗅闻”的方式融入这幅艺术作品。该指南甚至还链接到花园的地理信息系统地图(GIS map),鼓励人们将体验延伸至户外。

秘诀:协作

博物馆界专业人士常常忽略一点:不必单打独斗。法伊弗和埃里希的合作贯穿数年、跨越洲际且融通多领域。而这恰恰是其成功的原因。

策展人贡献策展洞见。科学家提供植物知识。调香师施展用制香技艺。而埃里希——既是研究者,又是阐释者——将这一切紧紧凝聚在一起。

对于两位合作者而言,该过程揭示了更深层的意义。法伊弗反思道,博物馆的展品往往陈列在玻璃隔层后,与其原本丰富的感官特质日渐疏离。她认为,气味有助于让这些展品重焕生机。与此同时,埃里希亲眼见证了思想开放的机构如何推动嗅觉博物馆学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

那么……你应该这样做吗?

如果你的博物馆希望打造能真正烙印在人们心中的项目,或许是时候跳出视觉与听觉的思维局限了。

不妨问问自己:

l 馆藏中有哪些故事可以通过气味来讲述?

l 可以与谁合作,让这些故事鲜活起来?

l 从信息传递到沉浸式体验,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或许最重要的是:有哪些就近在眼前的事物,一直被你忽视?

索菲亚·科莱特·埃里希(Sofia Collette Ehrich)与内兹卡·法伊弗(Nezka Pfeifer)于2025年5月在“博物馆与公共项目峰会”上发言。

(杨静 译自MuseumNex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