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讲座回顾】湘博讲坛 第104期 交叠的目光:马克·吕布及其马格南同侪的中国观察
11月23日上午,“西方遇见东方——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第二场专家讲座邀请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梓煜,为观众带来“交叠的目光:马克·吕布及其马格南同侪的中国观察”专题讲座。
郑梓煜首先指出,马格南图片社于1946年成立于巴黎,团队成员有罗伯特·卡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布鲁诺·巴贝、伊芙·阿诺德、帕特里克·扎克曼、久保田博二、吉·勒·盖莱克等摄影师。
接着,郑梓煜通过展示罗伯特·卡帕、马克·吕布拍摄的中国领导人的图片,说明不同的摄影师尽管在拍摄同一个题材时,呈现的视觉画面会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诠释了拍摄对象的特质。同时,他还通过展示马克·吕布、布鲁诺·巴贝、伊芙·阿诺德等摄影师所拍摄的故宫、丽江等中国文化遗产的摄影作品来阐释“马格南”摄影师的艺术风格。
郑梓煜认为,如果从马格南的档案中选取关于中国的代表性照片,他觉得罗伯特·卡帕在1938年为《生活》杂志拍摄的一位年轻的中国士兵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位士兵刚毅挺拔的形象在西方摄影师的镜头下,超越了当时常见的刻板印象,罗伯特·卡帕用他的镜头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特殊时期,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郑梓煜还觉得,帕特里克·扎克曼在1982年拍摄的作品《围观长鼻子》也是代表性照片之一。这张照片捕捉了中国人如何看待所谓的“高鼻子”,这看似是一场简单的街头相遇,却定格了一个充满细节的典型场景,体现了中西方之间的双向互动。
讲座中,郑梓煜将“马格南”摄影师的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带有较强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在中国摄影作品中较少出现;另一类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作品,此时人们的视野已经被打开,中西摄影师之间的视觉差距也大幅缩小。马丁·帕尔、卡罗琳·德雷克等具有个性的摄影师的加入为“马格南”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他们创造了新的观察方式。随后,他展示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布鲁诺·巴贝等摄影师拍摄的有关中国现实生活的经典影像,反映了在“马格南与中国”这条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中,摄影师们用敏锐的目光、独特的视角以及精湛的技巧,对于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社会现状的记录和表达。
最后,观众还就摄影的相关知识与郑梓煜进行了互动交流, 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