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我馆推出“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系列高校讲座

news_publish_date: 
2018-12-04 15:45
news_author: 
文/李叶
Body: 

为配合“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以下简称“古埃及展”)的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展览在高校中的影响力,11月20日—12月1日,湖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研究馆员、“古埃及展”策展人袁建平携古埃及文化,赴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等五所高校,为上千名高校师生,带去了题为《复活的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诠释》的精彩讲座。

“漫漫黄沙中的金字塔,守护金字塔秘密的狮身人面像,雄伟壮观的古神庙,风华绝代的埃及艳后,千年不腐的木乃伊……”古埃及文化之所以令人着迷,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在于它蕴藏了许多未解之谜,也在于古埃及主题的影视作品演绎的精彩故事,比如“埃及艳后”、“木乃伊”、“木乃伊归来”等。袁建平为高校学生带去的,正是大家最感兴趣的“木乃伊”讲座。

袁建平从木乃伊的缘由说起,介绍了“古埃及展”的策展理念、重点文物故事和展览花絮。他说,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古埃及人很早时候便懂得把国王或大臣的尸体制成干尸保存下来,这便是我们今天说的“木乃伊”。当听到古埃及不仅有人的木乃伊,还有动物的木乃伊时,同学们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原来,古埃及人将动物或视为神灵的化身,或给逝者做伴,或充当逝者的食物,也会被制成木乃伊。袁建平介绍,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的“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中,就展示了人类木乃伊2具、动物木乃伊11具。讲座中,袁建平还特地抛出了假想:如果通过DNA技术,让木乃伊可以回归原境复活,它能否破译解开古埃及文明的神秘密码?这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启迪大家穿越时空,展开畅想,相信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更多古埃及文明密码,总有一天将一一解开。

本次“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系列高校讲座在同学们的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讲座达到了预期宣讲效果,让古埃及文化绽放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