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共筑“我们的博物馆” 湖南博物院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教育主题活动

news_publish_date: 
2025-05-22 16:24
news_author: 
文/胡楠楠 图/郭彦甫、陈宽、赵晓雪、胡楠楠
Body: 

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在全球社会、科技与文化加速变革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湖南博物院结合本届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聚焦博物馆在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和社区互动中的新角色,精心策划了一系列“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文化底蕴的未来博物馆之旅,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深化公众对博物馆社会价值的认知,激发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与参与,共同构建更具活力与包容性的文化未来。

省市联动,谱写合作新篇章

为积极响应“省市联动”体系改革的指引,湖南博物院联动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湘潭市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湘潭分馆)开展一系列活动。

5月15日下午,湖南博物院特邀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副研究馆员吴小燕,在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开展 “从狞厉庄重到雅致世俗 —— 中国青铜器之美” 导赏活动,解读文物中的文明密码,让观众尽享文化盛宴。5月16日,湖南博物院邀请陈锐、王卉、申国辉三位专家开展多场导赏活动,以专业视角,带领观众深入了解马王堆汉墓的奥秘,感受千年历史的厚重。

湖南博物院自2017年新馆开放后就定期开展专家导赏服务,如今,湘博也将这些宝贵经验分享给全省博物馆。专家是湖南博物院策展、科研方面的中坚力量,是最了解文物、展览的群体。专家与教育人员协同合作,将复杂高深的学术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平易近人的讲解,满足了观众对知识深度与趣味的双重需求。

5月18日上午,在湖南博物院的促成下,上海正蓝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向湘潭市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湘潭分馆)捐赠80套智慧化导览设备,助力湘潭分馆的智慧化建设。同时,湖南博物院还联合湘潭市博物馆推出“博物·湘行”主题教育课程,在科技赋能下,引导孩子们走进齐白石的水墨世界。

2024年,在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的指引下,我院与湘潭市博物馆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湘潭分馆成为我院帮扶共建的重要合作伙伴。此次捐赠,是在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背景下,对帮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一次积极探索。未来,湘潭分馆将与湖南博物院一道,共同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博品牌,为湖南文博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馆园融合,历史人文新交响

5月17—18日,湖南博物院与烈士公园携手开展 “瓷韵花语” 非遗主题教育活动。活动深度挖掘瓷器花纹与自然界花草之间的奇妙关联,感受古代工匠创作的奇思妙想,让历史文化在自然中绚丽绽放。

在馆园融合的背景下,湖南博物院与烈士公园的联系更加紧密,二者之间的壁垒也在逐渐消融。本次活动打破单一地点的限制,横跨湖南博物院与烈士公园,让参与者在历史殿堂与自然人文空间之间穿梭,在花香与瓷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数字教育,科技诠释文物内涵

5月16日至18日,湖南博物院开展“好好学习×探索车・公益放映活动”。活动以“影片放映+探索车体验活动”的形式,用科技手段诠释文物内涵,用“探索车”手工体验引导观众感受古人的工艺与智慧。
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手段与线上学习的需要,湖南博物院策划了“好好学习”文博学习IP,致力于利用科技手段、传播矩阵打造文博线上学习的内容与平台。“博物馆探索车”则是湖南博物院的金牌教育项目,三大教育体验载着观众开启一场文化探险。此次活动让观众在科技与历史的碰撞中,感受文化之美,打开历史的无限可能。

志愿服务,体验古人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非遗专场活动”于5月17—18日在湖南博物院开展。“欲将朱色点金乌”“素时锦年忆芳华”“亘古不变的祈愿”三大主题活动以文物为媒,将美学与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观众通过观摩展品、亲身参与非遗手工体验,领略古人的雅致生活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生活美学”课程由湘博志愿者团队精心策划并实施,力求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给每一位课程参与者,湘博志愿者日常服务也延伸扩展至教育研究领域。

一直以来,湘博志愿者团队都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聚教育之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博物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让观众在文化传承与科技体验中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国际博物馆日。湖南博物院将始终坚守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利用数字技术与传播矩阵,推动文博资源赋能美好生活,在变革中扎根,在连接中生长,与观众共同筑就博物馆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