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洋而化 风神独韵—关良先生115周年诞辰特展”隆重开幕
由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龙美术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食洋而化 风神独韵——关良先生115周年诞辰特展”于8月8日下午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隆重揭幕。开幕仪式上,湖南省博物馆纪委书记陈叙良发表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关良,号良公,1900年生于广东省番禺。1917年赴日本学习油画,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美术学校学习,在日本期间潜心研究学习欧洲现当代艺术家莫奈、马奈、凡•高、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1923年回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并参加过北伐战争。30~40年代辗转于广州、上海、重庆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并游转于名山大川进行旅行写生,擅长中国画、油画。建国后,关良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研究室主任兼顾问及上海市文联委员会委员等职。著《关良艺事随谈》、《关良回忆录》。出版《关良京戏人物水墨画》、《关良油画集》等。
提起关良先生,浮现在众人眼前的都是一幅幅小巧可人、充满童趣、率真的戏曲人物画,这既是关良的独特标识,又是迥然于他人的风格特色。关良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家,他谙熟艺术规律,深刻领会了绘画创造原理,有熟练的技巧,更有为大众献身艺术的一片赤子之心和探索绘画创新的热情。他的油画别具一格,有鲜明的民族气派和个性面貌;他的国画戏曲人物,更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有深厚文化底蕴、非常出彩的艺术精品。
作为20世纪最具变革、创造精神的画家之一,关良在中国画的拓展与传承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将中西方画法完美融合,将西方现当代派艺术家马蒂斯、凡•高、高更的画法融化,参以中国绘画中浓淡干湿的墨色,简练的线条,独有的中国美学精神,形成了个人绘画的特色。他的作品用笔简练,质朴平易,极富笔趣,不拘泥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人物情态天真而幽默,尤其是眼神刻画最见功力,眼睛瞳孔以浓墨点醒的绘画方式极具传神。
本次展览将于8月9日—9月8日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四楼免费向公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