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春秋战国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即将开幕

news_publish_date: 
2018-01-26 20:06
Body: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首个原创特别展览“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荟萃全国30家文博机构的240余件/套文物珍品,已于2017年12月28日隆重开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一月之际,依托这一原创特展的平台,构建学术研究的分享机制,我馆将于2018年1月26日至29日在长沙隆重举办“春秋战国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境内外40余家文博机构和科研院所、高校的论文或摘要60多篇,聚集北京、上海、山东、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四川、重庆、广东、湖南、香港、台湾等地相关领域100余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李伯谦、李零、高崇文、邓淑苹、扬之水等众多大咖云集,将为我们揭秘春秋战国的历史文化。

1月27日上午
主旨演讲:9:45-11:45
主持:高至喜、方勤
1、《东方既白——解读湖南省博物馆“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李零  北京大学)
2、《楚式礼玉-远古“物精崇拜”与“天体崇拜”的融合创新》(邓淑苹 台北故宫博物院)
3、《试论楚国的招魂、安魂礼俗》(高崇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4、《闪烁在史书边缘的记忆:先秦金银器知见录》(扬之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月27日下午
第一场
大会发言:14:00-15:30
主持:王明达、杨文胜
1、《周王朝与南土:苏家垄考古新发现》(方勤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不一样的精彩——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田正标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中山国文化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张春长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4、《考古学中“春秋时期”的断代和分期问题》(路国权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5、《政体因素在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中的体现》(朱国平 南京博物院)
6、《陕西渭北黄土台原地区分布的两周古国》(岳连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第二场
大会发言:16:00-17:15
主持:李零、邓淑苹
1、《江南土墩墓考古发掘若干心得》(王明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血池遗址与与雍地五畤及相关问题》(辛怡华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3、《玉器大量生产与消费的社会背景——香港春秋阶段白芒遗址举隅》(邓聪 香港中文大学)
4、《双管其下——狮子山楚王陵双联管型玉器的秘密》(左骏  南京博物院)
5、《容庚先生青铜器藏品的流传及价值》(程存洁  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1月28日上午
第三场
大会发言:9:00-10:15
主持:高崇文、熊传薪
1、《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思考》(刘彬徽 湖南省博物馆)
2、《春秋战国青铜器生产的两极:极端奢侈与批量化》(苏荣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3、《“九鼎八簋” 蕴含之数字观念》(杨文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4、《汉淮地区唐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考论》(田成方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5、《江淮地区出土的青铜盒形器》(马今洪  上海博物馆)

第四场
大会发言:10:45-11:45
主持:苏荣誉、刘彬徽
1、《伯氏始氏鼎的年代及史事》(黄锦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从蒜头壶看中西文化的交流》(任雪莉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3、《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双连与多连器及相关问题》(孙明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4、《战国陶瓷装饰工艺——兼及异工互效》(李建毛 湖南省博物馆)

1月28日下午
第五场
大会发言:14:00-15:15
主持:傅举有、扬之水
1、《楚漆耳杯研究》(谢春明  荆州博物馆)
2、《楚墓竹简选释四则》(罗小华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3、《楚艺术中的人形图像研究》(于兵  湖南师范大学)
4、《楚贵族的信仰与仪式——以考古发现中的楚国高等级贵族祭祀资料为视角》(蒋鲁敬  荆州博物馆)
5、《从<楚辞>招魂仪式谈“像”之功用及其他》(王传明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总结发言及闭幕式(16:00-17:30)
李伯谦:围绕两周考古的观感、想法、建议及对本次会议的学术点评
李建毛致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