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又被称为“怀袖雅物”,常执于手中把玩,故其上的绘画需轻松精致,略施淡彩的写意花鸟或是工笔雕琢的瓜果草虫是备受欢迎的题材。
清 居廉 海棠图
纸本 40厘米 18.2 厘米
居廉(1828-1904),字士刚,号古泉,番禺隔山乡(今广州海珠区)人,因别号隔山樵子,晚号隔山老人,与从兄居巢并称“二居”。巢、廉兄弟初学藕塘(宋光宝),后乃自开一家生面。居廉画花卉、翎毛、草虫及人物,设色妍丽,笔致工整。此海棠图,两支海棠由右侧顺势伸出,枝桠间有螳螂探出,其下有两只蜜蜂飞来,用色虽淡雅清新,刻画出的草虫却别有动感之趣。
清 阙岚 绣球花鸟图
纸本 横40厘米 纵18.2 厘米
阙岚(1758-1844),字文山,一作雯山,号晴峰,安徽桐城人,客吴门(今江苏苏州)。善画山水、花卉,尤工人物,又擅写真,所作画宁繁毋略,宁朴毋巧,铺白设色,十分讲究。此幅写意的绣球花鸟图,笔墨减省但情趣盎然,足见其绘画功力。
清 张熊 杂花湖石图
纸本 横37厘米 纵17.3 厘米
张熊(1803—1886),又名张熊祥,字寿甫,亦作寿父,号子祥,晚号祥翁,别号鸳湖外史、西厢客等。别署清河伯子,髯参军。室名银藤花馆。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与任熊、朱熊合称“沪上三熊”。清同治中(1862—1874),宫廷征画士,潘祖荫举荐张熊,推辞不赴,以鬻画终其身。最擅画花卉,纵逸似周之冕,古媚似王武。尤其擅画大幅牡丹。花鸟画初宗恽南田,后自成一家,富于时代气息。张熊的绘画用色艳而不俗,作品雅俗共赏,并带动了一批画家活跃于画坛,时称鸳湖派。
近代 雷悦 桃花山鸟图
纸本 横35厘米 纵17.3 厘米
雷悦(1882-1933),字怡甫,一作彝甫,号壶公,又号锲公、壶盦外史等。长沙人。邑庠生。工山水、花鸟、人物、佛像,精鉴赏,善摹印,与其兄雷恺、雷恪并称为“湘史三杰”,又称“三雷”。
近代 陈师曾 竹子月季图
纸本 横35.5厘米 纵17.2 厘米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陈寅恪之兄。曾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13年到北京,历任北京各大学教授。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着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其写意花鸟画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