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讲:多姿多样的款式
|
第三讲 多姿多样的款式
3.1 头衣
头衣是古代对加在头发上各种冠、帻等的统称。
3.1.1 獬[zhì]冠
獬冠形状前高后低,为模仿獬角形状做成,由于楚文王十分喜好戴獬冠,引得楚人竟相效仿。

湖北荆门包山楚墓中车马人物奁上的人物头戴獬冠(战国)
3.1.2 高冠(切云冠)
高冠因高耸于头,故而又被楚人称为切云冠。

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中人物头戴高冠(战国)
3.1.3 “工”字冠、三翅状
在楚国绘画资料中还可以见到一些其他形式的冠式,如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漆瑟上所绘人物的冠中有一种侧视作“工”字状的冠和一种上部如三翅装的冠,这种冠式在当时较为流行。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漆瑟上的人物头戴“工”字冠(战国)
3.1.4 绢帽
女子用帽。该墓墓主人为上士级贵族女子,绢帽出土于头箱内一件精致的小竹笥内,其中还盛(纟秋)衣、铜镜、梳篦等日常生活用品,可见绢帽同这些用品一样为墓主人随身携带之物,为梳妆美体之用。顶部外凸,上有圆孔。帽后里侧装有二束组带,应是帽系。面用红棕色绢,里用深黄色绢。缘用大菱形纹锦。这是目前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绢帽。这类帽子在古代叫 “巾帻”,起初只是包头发的头巾,主要用于敛发和装饰,后来演变成便帽状,兼有美化功能,名字也叫“巾帼”,因是妇女的专用之物,古代也作为妇女的代称。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的绢帽(战国)
返回顶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