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工作站正式挂牌

news_publish_date: 
2023-04-21 14:30
news_author: 
文、图/陈溪流
Body: 

近期,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的动植物考古与埋藏学研究工作站、硅酸盐质文物科技研究联合工作站、文物保护修复虚拟仿真技术研发工作站、文物保护装备研发推广工作站、古籍保护利用工作站正式挂牌,标志着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工作站的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重点实验室是湖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培养和稳定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作为湖南省文博行业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一直将解决湖南省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中的科学问题,带动全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创新发展,为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为使命,经过2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运行管理、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此次联合工作站建设的全面启动,能更好地整合湖南本地考古发掘、馆藏文物保护与利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的资源和人才,将文博单位的专业特长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尖端科研能力相结合,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人才培养,进行高水平的学科融合,创新运行发展机制,联合产出优秀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湖南省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创新的整体实力。

接下来,联合工作站将秉承“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建设理念,充分发挥各方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以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高精尖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为导向,动植物考古与埋藏学研究工作站重点围绕湘西古生代特异埋葬生物化石群、全新世的特殊埋葬状态墓葬的成因与保存机制研究、有机质文物与动植物考古研究等方面,开展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硅酸盐质文物科技研究联合工作站聚焦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玻璃器为代表的无机质文物的起源、传播和制作工艺、材料的科技研究,建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和发展文物科技分析技术方法体系;文物保护修复虚拟仿真技术研发工作站融合文物保护、虚拟现实、3D打印等多项技术,合作开展文物CT扫描建模、文物修复数字化导航、文物保护修复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科学研究;文物保护装备研发推广工作站则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性研发文物本体病害感知、认识和风险预警等先进、稳定、安全的文物保护装备体系;古籍保护利用工作站将在古籍保护利用方面,建立仪器设备、工作场地等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和发展古籍保护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探索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一个集技术研发、装备升级、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于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带动湖南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创新发展,为推动湖南文物领域的科技进步、实现湖南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