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湖南博物院推出“博物馆学史译丛”新作

news_publish_date: 
2023-01-12 20:40
news_author: 
文、图/“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项目组
Body: 

近日,作为湖南博物院“博物馆学史译丛”系列之“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翻译出版项目第一册的《明治期博物馆学基本文献集成》(中文版),历时六年,终于与国内读者正式见面。

《明治期博物馆学基本文献集成》(中文版)封面

“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收录了日本雄山阁于2012年年至2017年间出版的“博物馆学基本文献集成”系列共6册,分别是《明治期博物馆学基本文献集成》(2012年)、《大正·昭和前期博物馆学基本文献集成》(上、下,2016年)、《棚桥源太郎博物馆学基本文献集成》(上、下,2017年)和《博物馆学史研究事典》(2017年),由日本国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博物馆学专家青木丰编,全系列收录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日本明治期至大正·昭和前期77位考古学、人类学、动植物学、美学、建筑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以及致力于博物馆普及活动并确立日本博物馆学思想的社会活动家和知识分子撰写的各类论文、杂说、调查报告,还有相关文化、学术机构发表的游记、文章、报告等共计110篇;二是日本近代博物馆实践的先驱人物棚桥源太郎的博物馆学论文共计80篇;三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和介绍博物馆学史及博物馆学论者史的论文共计67篇。收录的文章成文时间跨度为1868年至今,内容涉及海外博物馆介绍,博物馆历史、使命、功能、类型等博物馆学关键概念,博物馆建筑规划、选址、藏品收集、人员构成、陈列、教育、经营、安全、设施、采光等博物馆具体业务范畴。系列丛书中,不仅有“博物馆学”这一名词在日本的第一次出现,还不乏日本最早的博物馆论,以及日本博物馆展示论与分类法、博物馆教育论、乡土博物馆论的定鼎之作。这些文献资料是构建日本博物馆学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到日本引入、确立博物馆学思想的历史脉络,以及日本博物馆学史体系化的进程,并考察“发端于明治中期的博物馆学,是如何随着国体思想、国策、文物有关法令、教育思想、欧美博物馆思想的引进、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变迁的”。 其中,《明治期博物馆学基本文献集成》作为“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翻译出版项目的第一册,主要收录日本明治时期(1868-1912)博物馆学的相关论著、考论30篇。这些问世于100多年前的文章, 反映了当时日本博物馆学在萌动、确立时期的主流观点和发展脉络。

近年来,湖南博物院的博物馆学研究以中外博物馆学史的研究为重点。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方面,作为2005年结项的国家文物局专项课题“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的后续成果,我院于2018年出版了《中国博物馆学历史文献选编》(1—4辑);外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方面,推出了“博物馆学史译丛”项目,先后翻译出版了《博物馆起源:早期博物馆史和博物馆理念读本》(2014)《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2014)《美国博物馆创新者与先驱》(2016)《卢浮宫——一座宫殿的历史》(2020)《博物馆大师:他们的博物馆与他们的影响》(2020)《博物馆与知识塑造》(2020)等多部国外重要的博物馆学史类论著,并还在致力于将更多国外博物馆学必读经典推荐给中国的读者。

2016年,为考察日本近代关于博物馆的定位、功能、使命等基本概念的讨论,早期博物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近代博物馆实践中的基本做法,以便作为分析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和博物馆建设现状的参照,湖南博物院在“博物馆学史译丛”系列中引入“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翻译出版项目。 “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翻译出版项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原副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委员会原副主席、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陈建明策划出版、担任学术顾问并撰写学术导读,由湖南博物院纪委书记、副研究馆员李丽辉担任主编,由多年从事翻译工作的资深专家王文玲,西安外国语大学江燕玲教授,冯任远教授和冯小乐老师担纲翻译工作。后续,我院还将陆续推出“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其他分册的中文版。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和日本的博物馆前期形态较为相近,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又于同一时期睁眼看西方,中日两国所派出的赴海外的学者、外交使节团和留学生们,将西方语境下的“博物馆”这一新鲜事物记录在回国后所写的游记和文章中,近代博物馆思想开始传入中日两国,并各自开始了博物馆学思想和博物馆建设本土化的进程。可以说,中国和日本在西方博物馆学思想的引入、博物馆事业的发端上有很多的相似性,然而,由于国情的不同,两国近代博物馆学和博物馆的建立与发展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由于地理关系和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中国早期博物馆学思想的确立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日本的影响。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至今,正面临着许多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对日本对于博物馆的定位、功能、使命等基本概念的确立,博物馆学的基本观点,近代博物馆实践中的基本做法等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参照,客观、科学地分析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和博物馆建设的现状,并为后续的发展注入更加深远而持久的力量,这是课题组基于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基础,以对比研究的方式,在“博物馆学史译丛”系列中引入《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中文版项目的初衷。 

《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中文版,以高度还原日文文献资料的真实面貌为要,编译者对中文读者不太能理解的重要历史事件、博物馆、专业词汇,重要的或不常见的地名、人名进行注释,对原文有误、原文中提及但无从考证的内容进行注释和考证。此外,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新增了日本度量衡换算表,日本历史年表,日本历代天皇表,国名、地名、机构名翻译对照表,人名翻译对照表等附录内容。

在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和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与蔚然成风的博物馆实践之同时,一代又一代贤者达人不懈努力、孜孜追求,以厘清博物馆的起源、宗旨、类型、定位等关键性概念,不断寻找博物馆的本质属性和科学规律,从而回答“我们从哪儿来,又将向哪儿去”的命题。理想中的中国博物馆学正成星火燎原之势。即使道阻且长,但理想照耀之处,一定会崎路变坦途,曲径成通衢。谨将“日本博物馆学史基本文献集成”中文版奉献给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实践的从业人员,以及爱好和关心博物馆事业的读者,期待大家有所收获与启迪,也希冀能为我国博物馆学史研究和博物馆学学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