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湖南省博物馆举办跨年新展“齐家——明清以来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

news_publish_date: 
2020-01-15 15:24
news_author: 
策展团队/文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大观文化/图
Body: 

2020年1月15日上午10时,由湖南省博物馆倾力策划,并联合长沙大观文化共同打造的迎新春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展“齐家——明清以来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在博物馆一楼艺术大厅隆重开幕。该展览将在三楼书画专题展厅免费向公众展出至2020年6月15日。

展览开幕式由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陈叙良主持。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湖南图书馆、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省文化馆、中国道教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长沙画院等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上,长沙大观文化负责人郭家誉,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卓新平,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先后致辞。

本次展览将目光聚焦于以往公众并不关注,甚至学界不太重视的明清写实类人物画,试图从明清以来的传统祖宗画和行乐雅集图、风俗人物及道释神仙图中,解读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展览遴选了60件左右明清以来的人物画及相关展品,分“敬祖——宗法礼制”、“ 悦己——闲居雅集”、“享神——风俗信仰”三个部分,向观众展现了明清以来,传统中国家族社会和普罗大众的生活与信仰。第一部分“敬祖”,选取近20件明清以来各式祖宗的“标准像”,介绍了作为祖先崇拜独特仪轨组成部分的祖宗图,不仅种类繁多,还将中国民众“慎终追远”的信仰,真真切切地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馆藏展品《何绍基画像轴》,不仅描绘了何绍基单个的人物形象,且增加了座椅、地毯等细节描述,使得画面更具文人气息,更加具象与写实。第二部分“悦已”,通过十余件将日常娱乐与休闲生活仪式化地“定格”的行乐图,展现了当时四海无虞、社会安定、民众家居享乐的生活。如馆藏展品《春耕草堂图卷》,画中繁花盛开,春水连连,一片春意盎然之景象。画中心区域有一老者与两孩童立于农舍前,老者头戴斗笠,慈眉目善遥望远方;两孩童则在一旁窃窃私语。画面右侧有一农夫驾牛忙于田间,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整幅画面颇具乡间田野的生活气息,充满生机活力。第三部分“享神”,则精选了明清以来,画面内容更世俗和多样化的各类“风俗画”和“神仙图”近20件,反映了民众的泛神信仰,以及对人生美好、家国兴旺的祝福与情感寄托。如展品《天官赐福图轴》,所谓天官大帝是指负责掌管三界神灵和众生的功过薄籍的“上元一品赐福天官”。民间认为天官大帝会在正月十五上元节下人间,裁定人间的善恶福祸,所以正月十五也是天官大帝赐福的日子。由于具有“赐福”的象征,因此民间把天官称作“福禄寿三星”中的“福”星;直至现在,仍有“天官赐福”的说法,也表现了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自2019年5月18日,湖南省博物馆书画专题展厅的“画吾自画——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推出以来,深受观众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喜爱,掀起了一股欣赏齐白石艺术的热潮。2019年底,有鉴于书画展品的特殊性,也为加强馆藏齐白石展品的保护,同时提升书画专题展厅的观众体验,湖南省博物馆特此对三楼书画展厅展览作出更换,以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丰富长沙市民的节日活动;同时值此新春佳节,合家团圆之际,希冀本次以“家国”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展览,能为传承优良家风,促进良好民风、社风形成,进而为推动社会和谐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