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如何为亲子观众撰写展签

为亲子观众撰写展签,需要深思熟虑,在教育性与趣味性上觅得平衡。若能有效贯彻这一思路,展签可以让年轻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收获令人难忘、充满吸引力的体验。以下是一些小窍门,帮助简化语言、融合趣味知识,以及通过互动式展签吸引亲子观众。
1. 简化语言,但不过度简化
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词汇量也可能较为有限,不如成年人。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核心观点,但也要避免让人感到居高临下。例如:
不要说:“该展品体现了早期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业经济。”
可以说:“几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农民用这个工具种庄稼。”
避免行话或专业术语。如果无法避免复杂概念,可以将其拆分,使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以便于理解。
2. 融入趣味知识
儿童们喜欢发现奇特古怪的小知识点。添加一些趣味知识,可以让展品或故事更生动、更贴近儿童世界。例如:
“你知道吗?这种恐龙的牙齿有香蕉那么大!”
“古埃及人会用蜂蜜治疗伤口。想象一下在擦伤处涂上黏糊糊的蜂蜜!”
这些小知识点可以激发好奇心,鼓励儿童提问或分享他们学到的内容。
3. 使用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
所撰写的展签应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激发好奇心。诸如“想象一下……”或“如果……你会做什么?”等表达,可以激发儿童的思维,与展签内容进行互动。例如:
“想象你住在这样一间完全由冰建成的房子里,就像这户因纽特人家!”
“如果你要骑着这匹骆驼穿越沙漠,你会带上什么?”

4. 打造互动式展签
互动元素能让儿童保持兴趣,实现寓教于乐。可以将问题、挑战或提示直接融入展签中。例如:
“你能找出这幅画中的微小细节吗?仔细看右下角。”
“摸摸屏幕,看看这台19世纪的机器是如何运作的。”
如果展览包含数字化或可触摸设施,也应将他们与展签内容联系起来。例如,可将问题与实际操作项目相结合,或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体验解题过程。
5. 使用贴近生活的类比
借助儿童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解释复杂概念,可以提升理解力。例如:
不要说:“这组滑轮系统是一项重大发明,可用于提升重物。”
可以说:“这个滑轮就像游乐场的秋千,它通过分散重量让人更轻松地提东西!”
贴近生活的类比可以帮助儿童更容易地理解抽象概念,并留下深刻印象。
6. 聚焦故事
与单纯的事实相比,儿童更容易与故事建立联系。可以使用展签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例如:
“这只泰迪熊曾跟随它的小主人跨越大西洋,逃离二战。”
“这把剑属于一位英勇的骑士,他曾拯救了一座战火中的城堡!”
故事可以唤起情感,激发好奇心,增强展览对儿童的吸引力。
7. 关注无障碍设计
展签应放置在与儿童视线高度齐平的位置,使用大号、易读的字体。可以使用鲜艳的颜色、醒目的标题和插图吸引注意力。如果博物馆面向多语言观众,也应提供相关语言的翻译或简要说明。
8. 增添幽默感与趣味性
幽默感可以让展览更有趣,更易为亲子观众接受。轻松活泼的语言和富有趣味的措辞能营造出愉快、轻松的氛围。例如:
“这顶头盔外表滑稽,但它能很好地保护骑士的脑袋!”
“这种小动物有10条腿!你能想象为它们每条腿配双鞋吗?”
9. 与儿童合作
如果条件允许,邀请儿童参与制作展签内容。可以组织焦点小组或工作坊,听取儿童的反馈。他们的观点将有助于创作出真正能引发年轻观众共鸣的内容。
10. 鼓励家庭交流
展签设计应鼓励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对话。例如在展签中加入以下提问:
“如果你在后院发现了这块化石,你会怎么做?”
“问问你的家人: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会有怎样的感受?”
这样的提问能促进交流深入,丰富博物馆参观时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为亲子观众撰写展签,可激发好奇心、促进学习、营造欢乐氛围。通过简化语言、融入有趣元素,并从年轻观众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博物馆能够打造出既富教育意义又引人入胜的展览体验。只要在撰写时多投入一点创意与关怀,展签就能让一次普通的家庭博物馆之旅,成为全家人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吴子毅 译自MuseumNext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