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稳定币立法出台,博物馆为何应当关注

news_publish_date: 
2025-11-05 10:05
news_author: 
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Body: 

配图由Adobe Firefly生成

今日文章举例说明博物馆未来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为博物馆从业者提供的服务,包括帮助其紧跟新兴趋势,理解重大事件(本例中为立法)的影响,并将这些信息纳入机构工作考量。我自2018年起开始撰写关于区块链及其对博物馆实践影响的文章,如今我将深入探讨其对博物馆财务产生的实际主流影响。通过阅读本博客、《来自博物馆未来的快讯》(Dispatches from the Future of Museums)及年度《趋势观察报告》(TrendsWatch),关注博物馆未来中心所做工作,您可将这些前瞻性思考融入规划与运营,确保机构在未来几十年蓬勃发展。

——来自未来的问候

伊丽莎白·梅里特,美国博物馆协会(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战略前瞻副总裁、博物馆未来中心创始主任

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GENIUS法案》(GENIUS Act)。“GENIUS”全称为“引导与确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该法案预计将加速加密货币的应用,可能对博物馆产生多方面重要影响,尤其是能节省信用卡手续费,以及促进加密慈善事业(cryptophilanthropy)的潜在增长。下文将详细展开。

背景速览

“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指通过区块链追踪和转移的货币化代币。(此处可参考博物馆未来中心的区块链入门指南。简言之:区块链是一种“数字账本”,通过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存储交易记录,并利用数字加密技术保护与认证每条记录。)虽然记录的交易可涉及任意实物或数字物品,但区块链发展的经济基础仍依赖于加密货币——即具有现实金融价值的数字资产。

目前存在许多由私企或个人发行的定制加密货币,如比特币(Bitcoin)、以太币(Ethereum)、狗狗币(Dogecoin)。它们本质上是全新的金融体系,通过调控流通货币量确立价值。(为何它有价值?和球星卡片或莫奈画作类似——因为足够多的人认可其价值。)迄今为止,交易和投资加密货币一直是高风险行为,任何币种的价值均可能剧烈波动。根据Lending Tree(译者注:美国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在线贷款服务平台)的研究,2023年28%的美国人持有或曾持有加密货币,但亏损者(38%)多于盈利者(28%)。加密货币还因发送方与接收方可隐匿身份而声誉不佳,常被用于洗钱、规避金融制裁、贿赂、贪污及勒索(例如,勒索软件受害者通常被要求以加密货币支付赎金)。

加密货币缺乏监管,这既让其在无约束环境下蓬勃发展,也让其因波动与风险发展受阻。当然,股市也可能让人血本无归,但至少有法律保护投资者免受欺诈与滥用行为的侵害。而投资所用的货币(美元)价值虽会波动,但其背后有美联储的债券作为支撑。稳定币(stablecoin)则是一种集两者之长的加密货币,通过区块链交易与追踪,具备隐私、透明及无手续费的特点,同时锚定法币(如美元)以降低波动性。相比传统货币,稳定币具备多种优势,包括支持即时国际转账且无需高昂的银行或汇款手续费。用户可通过PayPal、Coinbase等主流平台购买稳定币,(目前)还可享受远高于银行的利率。然而,稳定币最初仍面临与其他加密货币相同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用户缺乏保障的问题。

《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公司必须持有足额储备金以担保其发行货币(即每1美元稳定币需对应1美元现金或短期国债等价物),并设立报告要求。该法案还制定了打击洗钱等货币使用非法行为的规则。过去十年,区块链的崛起逐渐颠覆了金融与法律交易的传统“守门人”(尤其是银行),因为加密货币允许人们通过安全的加密渠道直接转账。稳定币预计将加速这一进程,威胁信用卡公司与电汇服务机构等传统支付网络的商业模式。

《GENIUS法案》的实际影响仍有待观察。尽管稳定币存款需全额对等储备金支持,但其仍不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保险覆盖,且说服大众接受区块链支付系统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教育成本。商业模式受冲击的传统企业可能会强烈抵制,此外部分人担忧其对信贷市场的整体影响。但若CoinGecko(译者注:加密货币数据平台和市场研究工具)预测准确,稳定币市场规模或将从当前的2470亿美元(译者注:约1.78万亿人民币)增至2028年的2万亿美元(译者注:约14.38万亿人民币)——如此增长将赋予其强劲发展动力。

博物馆为何应当关注?

信用卡手续费

信用卡手续费通常占每笔交易的1.5%至3.5%。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报告显示,2022年,近三分之一(31%)的支付通过信用卡完成。《尼尔森报告》(Nilson Report,译者注:支付行业权威期刊)指出,2022年,商户支付的信用卡手续费达1260亿美元(译者注:约9000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20%。虽然我没有博物馆每年支付手续费的具体数据,但非正式交流表明其可能占收入相当比例。若博物馆与其他零售商积极鼓励顾客使用加密货币(优先选择低风险、受监管的稳定币)支付,则可省去这笔费用,增加营收。在当前博物馆收入来源多面受阻的背景下,每一分钱都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的入门指南阐述了如何为接受加密货币支付做准备。

加密慈善

加密货币不仅为投资者提供新盈利渠道,也为捐赠资金开辟新途径。据The Giving Block(译者注:全球主流加密捐赠平台)统计,2024年,加密货币慈善捐赠超10亿美元(译者注:约72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幅超386%,预计2025年将达25亿美元(译者注:约180亿人民币)。到2035年,这一数字或超过890亿美元(译者注:约6400亿人民币)。去年70%的《福布斯》百强慈善机构接受加密货币捐赠,较2023年增长25%。随着美国捐赠模式转变,习惯以加密货币投资与支付的人群同样可能更倾向以此捐赠。富达慈善基金会(Fidelity Charitable)报告显示,千禧一代(译者注:1981-1996年出生的人)比X世代(译者注: 1965-1980年出生的人)或婴儿潮一代(译者注:1946-1964年出生的人)更认同“慈善捐赠是我生活中重要或相当重要的部分”,且更可能认为加密货币是“一项明智的投资”。其调查中95%的加密货币持有者在2021年进行过慈善捐赠(全美进行过捐赠的人数比例为56%)。

若《GENIUS法案》显著推动加密货币的普及与增长,更多资金或通过加密慈善渠道流动,为困境中的博物馆增收再添助力。

参考资料

《解密加密货币捐赠:非营利组织领袖指南》(Demystifying Cryptocurrency Donations: A Guide for Nonprofit Leaders),来源:非营利金融公地(Nonprofit Financial Commons)。

追踪趋势

我将通过每周免费电子通讯《来自博物馆未来的快讯》分享稳定币对小企业与慈善事业的影响案例。(若您尚未订阅,可点击此处注册。)欢迎已接受加密支付的博物馆同仁分享节省信用卡手续费的经验,或对加密慈善家与机构互动的观察。您可在本文留言,通过美国博物馆协会在线社区Museum Junction的“博物馆未来社区”(Future of Museums Community)发起讨论,或发送邮件至emerritt@aam-us.org

(刘卓凡 译自美国博物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