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文博思政课 | “湘博讲坛——文博思政课”第二轮课程圆满结课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办思政课。湖南博物院紧跟政策指引,依托品牌教育项目“湘博讲坛”,推出“文博思政课”子项目。项目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研发与推广,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探索一种全新的大思政课堂,将优秀文物资源送入学校等场所,带领观众用思政的眼睛发现文物之美。项目自2023年12月与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协作,推出第一季以来,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为持续突破课程的覆盖面,扩大思政课堂的知晓度和影响力,2024年9月,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和策划,湖南博物院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合作,启动“湘博讲坛——文博思政课”第二轮高校宣讲。2024年9月19日、27日下午与10月10日、17日下午完成了整套5节系列思政课程的授课。通过院内专家与社教人员打造的授课团队,共同讲述文物背后的时代故事,引领同学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9月19日下午,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教育员谢丽丽做了题为“行走湖湘 文博思政”的主题介绍。她以我院“阅读湖湘 红色之旅”教育项目为例,对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深远意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释,使同学们从中了解了“课堂游学+实践打卡”的全新思政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从厚重鲜活的历史中感知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家国情怀。
随后,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喻燕姣以“震惊世界——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研究”为题,就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过程和所取得的考古成果为同学们做了生动翔实的讲述,让他们体会到了考古工作的艰辛以及考古人员不畏艰苦、坚持不懈的珍贵品质。
9月27日下午,书画文献研究展示中心副研究馆员刘智锋做了题为“碑帖的魅力——以《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为中心”的课程讲授。他以我院原创展览“烟云尽态——湖南博物院藏《三希堂法帖》展”为切入点,讲授碑帖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艺术价值,展现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了同学们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了解,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10月10日下午,近现代藏品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刘涛在“文物凝聚的家国情怀”的主题课程中,以家国情怀释义、家国情怀的传承、文物中的家国情怀三个章节带领同学们走近风云激荡的红色历史,生动阐释了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激发他们忠诚担当、敢为人先的家国情怀。
10月17日下午,古器物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方昭远讲授的课程主题是“中华彩瓷 惊艳世界”。他从独领风骚的长沙窑瓷绘讲起,阐释了长沙窑留存至今的瓷画是难能可贵的唐代民间绘画真迹。随后,他讲述了宋代至清代彩绘瓷器的工艺和绘画特色,使同学们领悟瓷器背后所体现的匠人精神以及中国瓷器强大的文化张力。 “湘博讲坛——文博思政课”立足院藏,以生为本,力求构建科学、专业、系统的思政课程教育体系,有效推进文物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塑造,增强参与学生的沉浸式、情境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从而打造独具湘博特色的思政课堂。截至目前,项目反响热烈,得到了广大高校学子的支持与肯定。后续该项目还将为同学们带来更多将珍贵文物融入思政教育的精彩课程,让我们共同期待湖南博物院“湘博讲坛——文博思政课”走进更多高校,使富有成效的博物馆思政课浸入每一位聆听者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