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 湖南博物院精彩亮相深圳文博会

news_publish_date: 
2024-05-31 16:00
news_author: 
文/许蒙 图/许蒙 曾明辉
Body: 

5月23日至27日,第20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湖南博物院党委宣传委员、副院长金樊率湖南博物院代表团参加。

湖南展馆位于深圳文博会11号展区,场馆整体设计为四面开口的开放式布局,即发挥了场地优势,又体现了湖南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发展理念。场馆材质上大面积使用传统湘绣丝线,塑造湖南韵味,并采用极简的设计语言、全数字化的展现手法,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下充满现代感、时尚感的湖南新形象。

今年湖南博物院参展的主题是“数字汉生活”。“数字汉生活”是由湖南博物院和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合作推出的数字文博IP品牌,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资源,从“衣食住行用看玩”七个维度构建“汉生活”。

文博会现场,湖南博物院的“汉主题”数字场景亮点不断,引人注目。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物、文化,湖南博物院以“数据库+二创+应用传播展示”为具体实施路径,共同构建“汉主题”全景呈现,打造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

亮点一:“文化+数字” 马王堆文物二创图库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提取经典图形、纹样、文字元素,如根据T形帛画中的“金乌”“扶桑”图案、漆器食盒上的狸猫纹、云龙纹等二创设计而成的创作图库,将以更加多样的形式运用在湖南博物院的各个场景中。

本次湖南展馆设置了巨幅7字型屏幕,穿越千年来到现代的T形帛画携带着耀眼的红色光芒,吸引着观众前来打卡。技术人员对T形帛画开展了基于超高清信息采集与AI视觉算法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采集,通过视频还原让更多的人“触眼可及”真实帛画。游客直呼:“这种形式太震撼了,有机会一定要去湖南博物院参观!”

T形帛画数字大屏

亮点二:“文化+科技”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1:1数字建模

展会当天,湖南展馆入口上方的巨幅裸眼3D屏幕上,一位年轻女孩飞跃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岳麓书院、橘子洲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等湖湘文化地标景点,随后停留在湖南博物院,与院藏文物皿方罍进行互动,数字版“素纱单衣”“T形帛画”随即出现于屏幕之上。

通过数字化手段,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在数字世界永生,仿佛具有了生命力一般,传递着千年的向往。文物数字化的运用,赋予了它们被更多场景应用的可能性。

亮点三:“文化+创意” “数字汉生活”系列文创

“数字汉生活”的目标是让马王堆文化遗产真正“可体验、可消费、可带走”,让2000多年前的汉代文化走入大众生活,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深圳文博会现场,“数字汉生活”系列文创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

“数字汉生活”系列文创——“神游八极”皮影戏套装、“君幸食”醴陵瓷礼盒、“辛夫人”汉方香膏礼盒等是湖南博物院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提取图形、纹样、文字等元素,结合具有湖湘地域特色的非遗技艺,打造的具有马王堆标识及湖湘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湖南博物院文创产品展台

湖南博物院教育员为观众介绍文创产品

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五十周年。6月8日,“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多媒体大展”将在湖南博物院开展,全面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举办一场国际性的沉浸式数字大展,旨在展现汉代的艺术文化成就,开辟文化遗产传播的新道路。暑假期间,位于湖南博物院4楼的“数字汉生活”线下策展型零售空间将正式开放。8月,“数字汉生活”小程序也将上线,让人们通过不同场景了解汉代的各种知识。届时,更多观众能体验“数字汉生活”带来的“科技”与“传统”之美,将它带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