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质观弈故事纹铜镜
直径11.5厘米
山坡上有二人对弈,中间一人在专心致志地观看;钮右侧为一株参天大树,枝叶茂密;钮下河岸上,左右各有二人着短褐站立,并指手画脚,似乎边走边谈论山坡上对弈和观弈的人。画面的原型是:王质到山里锄地,闲间观看两人下棋,口渴了有女子递上桃子吃,下完棋,下棋者和众女子皆不见了,王质看一下锄头,已经烂在土里,回到家里,已经不是原来的人们了。
唐“千秋万岁”铜镜
直径17.8厘米
古代铜镜是互相馈赠的礼品,也是地方进献和皇帝赏赐臣下及外族使臣的物品。此镜上有铭文“千秋万岁”四字。相传盛唐时,定八月五日唐玄宗的生日为“千秋节”,每逢此日有皇帝向群臣赐镜的习俗,唐玄宗还写了《千秋节赐群臣镜》一诗云:“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白居易在《新乐府百炼镜》中也有“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之句。
唐真子飞霜纹铜镜
直径15.6厘米
钮上方饰祥云托月纹,下方饰池水山石,自池中生出一枝莲叶,即为钮座。左侧一人峨冠博带,坐而抚琴,前设香案,后依竹林。此图实为俞伯牙弹奏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再现,所以又称“伯牙奏琴镜”。子飞霜镜是唐代铜镜中十分著名的镜类。关于该类镜的用途,有学者研究认为,从单人抚琴及孤鸾独舞等场面透露出的寻找知音和伴侣的信息看,它是一款唐代常见的婚嫁镜。
元“寓居长沙”故事纹铜镜
直径19.7厘米
此镜右边一老翁身着宽袍,头梳高髻,长须飘飘,端坐于盘根虬枝的松树下,旁有一仆恭立,托物待侍。左方一人捧宝瓶,瓶口烟气袅袅上升,跟随一只双角长歧、背驮物品的鹿过桥走向老者。左边山石重叠,洞门半开,一只大鹤引颈探看。图案间有铭文三处:鹿前“洪都章镇何德正造”;门中鹤上“寓居长沙”;松下翁前“至顺辛未志”。“洪都”为今江西南昌。“至顺辛未”为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二年(1331年)。元代至顺年间洪都人何德正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镜匠,所铸铜镜是元镜中的珍品。
宋仙人龟鹤齐寿铜镜
直径20,边厚0.5厘米
钮右侧一仙人端坐石上,仙人束发,背后有头光,著对襟宽袖长衫,双手平抬至膝上,手持平尾,举止端庄文静;左侧竹树下一女侍童,双手托盘,盘中有仙桃。空中一只仙鹤翱翔,地上一只灵龟伸颈挺首,蹒跚前行。纹饰体现了人们祈求长生、升天圆满的愿望。
宋许由巢父故事纹铜镜
直径14.3厘米
整个画面采用高浮雕手法,上方是起伏的山峦,象征名士隐居的山林,下方是河岸。镜钮左侧树下坐有一人,手抬至耳边,作洗耳状;右侧一人牵牛而立,右手指向对方。描绘的是上古传说时代隐士的故事。许由结志养性,优游山林,听到尧让位给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污染,因而临水洗耳。巢父更以许由洗耳的水为秽浊,不愿让牛在其下游饮水。晋人皇甫谧《高士传》中为其二人立传。
宋达摩渡海纹铜镜
直径14.6,边厚0.4厘米
右侧有一身披袈裟、手持斗笠形法器的和尚踏浪乘风而行,这个和尚就是达摩。取材于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于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泛海至广州,后至嵩山少林寺的故事。达摩是南天竺香至国国王的第三子,本名菩萨多罗。幼年时拜释迦牟尼真传弟子迦叶的后裔般若多罗为师,学习大乘佛法,是佛教禅宗第二十八世祖师。
金柳毅传书纹铜镜
直径20厘米
树下一男子拱手于前,面向左侧。左边有一女子与书童,均拱手面向男子。钮下有一侍者牵马站立,其下河水波浪翻腾。画面表现的是唐代李朝威的小说《柳毅传》。柳毅,唐朝人,在仪凤年间赶考未中,回家路上行至洞庭湖畔,遇见一女子牧羊。女子对柳毅说:“我是洞庭君的女儿,拜托你带封信给我父亲。”数年后,洞庭女隐名嫁与柳毅,以报答柳毅解难之恩。湖南是洞庭湖的处所,是柳毅传书故事的发源地,铸镜师铸此类镜应是情理之中。
宋足球纹铜镜
直径10.7厘米
一对青年男女迎面踢球,小球介于起落之间,旁边有裁判和观众,这是文献记载中的“蹴鞠”,现代足球的前身。铜镜上出现足球纹饰,与宋代社会喜爱这种活动紧密相连,《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徽宗每年祝寿时要进行足球表演。比赛时,乐队吹奏优美的笙乐,笛鼓齐鸣,球门架上绸带飘扬。宋徽宗看完比赛乘酒兴大肆赏罚,把价值千金的银碗、锦缎奖给获胜的球队;对输队则罚吃麻鞭,然后用黄白粉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