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郭宪在《洞冥记》里描述:“有金镜,广四尺,照见魑魅,不获隐形。”古人相信铜镜能发光,具有辟邪消灾、降妖镇魔的功能,民间常以镜悬门,以辟不祥。古代寺庙建筑正脊和壁上嵌镜,以及武士胸前的护心镜,实为驱除鬼魅而设。
五代马希范铜镜
直径6.6厘米
唐“赏得秦王”瑞兽纹铜镜
直径10.6厘米
镜背有四只瑞兽,身形柔健,在长满花草的内区里,作绕钮奔跑状,外圈“赏得秦王镜,叛不惜千金,非关欲照胆,特是自明心”共20字铭文。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秦宫中的宝镜有“表里有明”,“洞察脏腑”的功能,又引申出官吏办事、断案精明清正之意。故古代衙门中常悬挂“秦镜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