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制作过程
(1)卜择吉日,诵经备料
唐卡画师在开始绘制唐卡前,首先要卜择吉日,焚香祷告,然后边诵经边备料,备料包括制作画布和颜料。
●画布要经过选料、绷展、粘接和反复打磨方可制成。画布布料选用的是平滑稍厚的白棉布,上面不能有任何污点、小孔或裂缝。若唐卡幅面很大,还要对幅面较小的画布进行拼接。
诵经备料
●将裁好的画布洗净、凉干,然后用绷棍、绷绳绷到绷架上。画布需要粘接时,用浓度适量的胶水把绷好的画布接头粘合在一面。
绷展画布
●涂胶和上白底。先将胶浸泡在凉水中化开,倒入温水中,待至冷却后加热,使胶水变得均匀光滑,然后涂在画布两面。涂胶的好坏决定着唐卡画面的彩色颜料的上色质量。涂好胶水的画布经过阴干后就可以上白底了。在干透的画布两面均匀地涂上温水泡制的白土汁,使布面细孔被填塞,表面变得平滑。
●打磨布面。磨制画布需要两道工序,即粗磨和细磨。先是数次的粗磨,上好白底的画布阴干后,用手感略粗的磨石轻磨,打磨的顺序总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每次打磨都要阴干一次。细磨是画布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了,为了便于勾图上色,首先在凉水中调入少量的胶,在画布正面均匀地涂抹,阴干后用光滑的磨石打磨三至五遍。
打磨画布
(2)颜色的秘诀
唐卡多为重彩画,其颜料配制十分讲究,采用的原料多为石青、石绿、朱砂、石黄、白土等矿物原料,金、银、珊瑚、玛瑙及藏红花、大黄等珍贵矿植物也常被使用。这些来自天然的原料经研磨、滤筛、烘烤等方法被配制成各色颜料,绘出的唐卡色泽光润华丽无比,金、银、珊瑚等颜料的加入更使得画面异彩纷呈、熠熠生辉。一幅好的唐卡,由于采用了天然矿植物颜料,绘成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几乎不会褪色,可以永久保存和观赏。
研制画料
矿物颜料
(3)绘画过程对画师的技艺和耐心要求极高
完成画布和颜料的制作后,就进入到复杂繁琐的唐卡绘制过程了,唐卡的绘制通常要依次经历以下工序:
●打底稿,分三步完成。通过打线素描先画出神、佛像的骨架并确定比例,然后画上衣服、装饰、宝冠及法器等,最后再画上山水、行云、花草、禽兽和房屋等。神、佛像的骨架绘制有严格的度量标准,画师们往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的很好。打底稿使用碳笔,要经过多次的反复修改。
●着色,画师按顺序先对面积较大的衣饰进行着色,然后是天空、景物、地面,面部要到最后才上色。为使各部位颜色深浅有变化,着完色后就要对各种颜色进行加粉处理,使颜色有深浅明暗变化。
上色
●勾复线,对被颜料覆盖过的底稿进行勾复线,这个步骤很复杂,有时要勾出无粗细变化的“铁线”,有时又要粗细不同、顿挫有致的“变化线”。
●铺金和勾金线,唐卡在用金、银方面的技术十分高超,因此铺金、勾金线的手法也是热贡画师的特长,他们在神、佛像面部铺金,并用金线勾勒衣纹。
描金
●最后的修整。最后,画师要对所画的唐卡进行修整,如调整不均匀的部分等,并对画好的内容用藏文标注,并编制序号。
这里特别说明的是画好的唐卡神佛像的眼部往往要留在开光仪式上完成,画师会算好日子,静养身体,待神清气爽时,绘完眼部。上述步骤全部完成后,还会用朱砂在唐卡背面写上经咒,有的还会按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