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1.5 玉器常用術語

 玉花:玉器表面或深處出現的類似雪花的紋狀  

绺裂:細裂紋 

蝕斑:玉質表面遭土侵蝕形成的斑紋 

蛀孔:玉質表面大小不一如蟲蛀般的孔洞。  

熟坑:又稱傳世古,指未經入土或早年出土後經人工盤熟的器物。 

生坑:或稱土古,指新出土或出土後未經盤熟的器物。  

脫胎:指出土器物經人工長期盤玩後,玉質晶瑩亮澤,色澤愈發鮮明,猶如羽化成仙,脫去凡胎。

拉鋸痕:俗稱拉絲痕,指某些器物孔洞中留下的鋸拉痕迹。

單面鑽:又稱桯鑽,指孔由一面鑽成,呈一面大一面小的喇叭形。  

雙面鑽:又稱對鑽,孔由兩面鑽成,外大内小,内部常留有錯位造成的台階痕。  

象鼻穿:又稱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連通。

通心穿:俗稱通天眼,孔從頂至底鑽成。  

陰刻:指刻入底面的雕法。  

斜刀:西周特有之刀法,指在并行的雙陰線中,磨去其一的線牆,使成斜坡形。  

遊絲毛雕:漢代特有之刀法,指線條纖細如絲,作斷續遊動狀。  

浮雕:指突起于底面的雕法,有淺浮雕和深浮雕。

 

透雕:指镂空雕法。  

圓雕:指立體雕法。  

剔地陽紋:指剔除底面,花紋與器面平齊的淺浮雕。  

描金:指用金粉勾填花紋,或直接于器面上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