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赏析

行书七言联

这副字体清秀、尚未完全成熟的行楷书联比较引人注目,内容为:“乘兴遣画沧州趣,济世宜引英俊人”。上款题“屏山师命书”,下款署“受业何绍基”,无印。这应是一幅何绍基早期的作品,原因有三:其一,就其书风而言,是在颜体中融入了欧字,还没有形成后来的“何体”,这正是他早期书法的特征。其二,上款注明是受老师之命而作;下款的“受业”表明何绍基当时的身份,即还未获取“功名”。他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那时其年满三十六岁。接着翌年中进士,从而踏入仕途。该对联应是在此之前所作。其三,其早期书作常常不盖印。类似这幅对联的一些行书作品,在众藏品中可谓“别具一格”。 

楷书八言联

巨幅楷书八言联:“典册法书众英聚集,紫芝朱草太平机关”。其字心尺寸高为326.2cm,宽为51.6 cm。这大概是他四十岁左右的作品,无上款,所钤印中,有一方为“臣绍基印”,这在他的作品中是极为少见的。有趣的是,在湖南省博物馆藏品中还有一幅内容、字体、书款与该作品完全相同的对联。所不同的是那一幅书作没有钤印。“臣”字款的作品想必是献给当朝皇帝的,故特别慎重。该书联气势宏伟,力能扛鼎,纯用颜体书风完成,已没有欧字的痕迹,是其壮年期的榜书力作。

行书七言联

据称,何绍基所作的书联以数千计,且句无雷同,体现其不仅书艺精湛,而且语句绝妙,是其诗文才学的显现。如这幅行书七言联:“室无长物堆黄卷,庭有清阴满绿萝”,是其自身的写照;此联在书法上得力于颜真卿,旁及欧阳询、李邕,并参以《张黑女》,体势遒劲,峻拔流动,将篆隶融会于行书之中,别具风格。

行书立轴

书作中写道:“凡书画当观韵。往时李伯时,为余作李广夺胡儿马,挟儿南驰,取胡儿弓,引满以拟追骑。观箭锋所直发之,人马皆应弦也。伯时笑曰‘使俗子为之,当作中箭追骑矣。’余因此深悟画格与文章同一关纽,但难得人人神会耳。”这是一幅谈画理的行书轴,用笔洒脱自然,挺秀雄沉,有篆籀意。以其用笔老辣,履险如夷,当为其行书中的精品。何绍基到了中晚年,书法可谓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隶书五言联

何子贞隶书颇具深度和系统性,隶书五言联:“驾言登五岳,游好在六经”,寓流动于平正,藏精巧于古拙,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落笔洒脱,皆随意而自然,观赏此书,自觉有清雅之气。

隶书轴

隶书轴:“风急唬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望城南”,书体婉和韵雅,古茂扑厚,运笔圆浑,笔道洒脱空灵、峻逸。其“颤笔”拙厚有趣,点划间笔断意连,无做作之气。章法上,虚实相间,字与字虽无牵连之笔,却使人感到气势紧密,生动耐观。

篆书七言联

何绍基对篆书的书法创作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在其传世墨迹中,这类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品位高。体势上,大篆小篆都写;书写形式上,书联、屏条、横幅等都具备,如篆书七言联:“红树雁声当夕起,黄河诗思共秋高”。结构谨严,布局沉稳,用笔挥洒自如,且富有变化,颇具韵味。

小楷《黄庭内景玉经》册

书史谈到何绍基的楷书,必然提及他的小楷《黄庭内景玉经》。这本小楷册可谓其精心之作,写得极为遒美。结体中有较浓的颜书味,每一个字、每一笔划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从而可见其“书法无一笔不从横平竖直中来”。该册署年款为“癸卯”,即道光二十三年(1843),时年四十五岁,正值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故而能写出如此精妙的小楷。同时代的杨翰于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在这本《黄庭内景玉经册》上跋文评道:“何贞老书,专从颜清臣问津,数十年功力,溯源篆隶,入神化境,此册书《黄庭》,圆劲清浑,仍从琅琊上掩山阴,数千年书法于斯一振。如此小字,人间不能有第二本。”杨翰的这段跋语十分精确地道出了此册书的艺术水平及其在书坛上的历史地位。

篆书四条屏

篆书四条屏:“镜台银带,本出魏宫。能横却月,巧挂回风。龙垂匣外,凤倚花中。尔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五色蟠云,千年古字。丁卯谷雨日雨,蝯叟。”该书作于同治丁卯年(1867年),当时何绍基已是年近七十高龄,其严谨的书风无不令人钦佩。该书屏是在吸取前人书艺养分的基础上,将行书的气、隶书的势有机地揉入。笔道上,方笔园笔、粗笔细笔浑然一体,所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篆书风姿,是众所不及的。而在凡能体现其风格的楷书、行书、草书及隶书作品中,均参有篆意,形成各种书体都呈现出古拙朴茂之趣,这也是他书法最具特色的一环。

行书《金陵杂述四十绝句》卷

这卷《金陵杂述四十绝句》作于同治甲子年(1864年),时年六十六岁,正是何氏书法艺术的高峰时期。这些诗文体现了其丰富的学识。诗稿写得极为随意,无丝毫做作之习,这正是其行草书的真正风貌,真可谓独树一帜的书法体势,无怪乎能在晚清书坛上冠绝一时。

山水图横披

众所周知,何绍基是一位书法大师,关于他的绘画,也许只能在史书上见到,因作画多为其即兴之作,故而传世画作实在太少。能够亲眼目睹到,既是幸事,也是快事。不仅可满足大家的猎奇心理,而且能使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何绍基。何绍基的画风,基本都是文人一路。题材一般是山水和梅、兰、竹、菊。多作墨笔,少设色,风格素雅。其《山水图》横幅,构图简括,笔墨精练;皴擦虽少,但笔笔到位;不甚讲究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没用色彩,却丰富而有内涵。

兰石图横披

《兰石图》横幅,扬溢着一股清淡高雅之气,真可谓“不经意处古趣横生”。从何绍基的自题来看,该图是其洒后即兴为亲家“季眉”(李星渔)所作,事后又有“卿庚兄”补笔,使画作更具神韵。该图笔墨简洁,以书法之笔入画,具有浓厚的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