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工作組赴美迎國寶皿方罍回歸故裡
news_publish_date:
2014-06-06 16:05
Body:
經過多方的共同努力,離開湖南近一個世紀的青銅器皿方罍(léi)就要回家了。6月5日,由湖南省博物館、湖南廣播電視台、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等單位組成的交接工作組起程前往美國,迎接皿方罍器身歸國。
罍是流行于我國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大型盛酒器和禮器。1919年,湖南桃源縣出土了一件迄今所見最大、最精美的青銅方罍,因其銘文而被稱為“皿方罍”。該罍器型碩大,雄渾莊重,雕刻精美,富麗堂皇,是中國晚商青銅器鼎盛時期的代表之作。出土後,由于多種原因皿方罍的蓋身分離,器蓋一直留在國内,1956年入藏湖南省博物館至今,器身則流落海外,輾轉流傳于多個國家的古董商人之手。
今年3月,皿方罍器身驚現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果斷決策,由湖南省廣播電視台、省博物館派領導和專家與收藏家譚國斌等人組團于3月17日赴紐約洽購,經過3天3夜談判,成功達成洽購協議。
此次湖南交接工作組到達美國後,拟定于6月12日在紐約進行皿方罍器身交接。完成該儀式後,皿方罍将在國際專業的保險公司和運輸公司護送下,于6月下旬回到湖南。6月26日,湖南長沙将舉行隆重的皿方罍身蓋合體儀式。
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表示,皿方罍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經過多方合作以洽購方式歸國,在全社會營造了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體現了湖南人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目前,湖南迎接皿方罍器身入關的各項準備工作全部就緒,歸國後,皿方罍将永久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館,并将着手開展保護、研究、展示、宣傳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