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我館再次啟動“藝術長沙”文化之旅
2007年9月16日,首屆“藝術長沙”舉辦之時盛大的場面至今令人津津樂道。2009年10月23日,嶽敏君、隋建國、曾浩、他們組合、楊福音五位(組)藝術家在湖南省博物館的藝術聯展,将形成第二屆“藝術長沙”的文化之旅。主辦單位承襲上次藝術長沙的創新風範,在一架北京到長沙的滿載着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評論家、收藏家的飛機上發布了這個消息。
“2009藝術長沙”開幕式
主持人汪涵、張丹丹也前來擔任“2009藝術長沙”的司儀,在開幕現場有多家媒體前來報道,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們歡聚長沙。藝術家以及多位知名人士都發表了自己對“藝術長沙”的看法,藝術家嶽敏君、“2009藝術長沙”策展人譚國斌先生和主持人汪涵、張丹丹對侃起來,使得現場氣氛輕松、笑聲連連。最後“2009藝術長沙雙年展”在五位藝術家的作品拼圖中拉開帷幕。
藝術家手持自己的作品拼圖
在2009年“藝術長沙”上,嶽敏君、隋建國、曾浩、他們組合、楊福音五位(組)藝術家藝術家将展出繪畫作品、雕塑以及裝置性作品100多件,這五位(組)藝術家的出生年代從上世紀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年齡跨度近40歲,所使用的藝術媒材也多種多樣,他們所帶去的最新最鮮活的力作,将是中國當代藝術再次以高規格、大規模的張揚姿态湧入長沙,對于即将迎來一場視覺盛宴的長沙而言,更是一次難得的藝術體驗。
“2009藝術長沙”參展藝術家介紹: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領軍人物之一,嶽敏君的代表性作品《傻笑》系列,讓其筆下的“笑臉”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當代藝術的重要符号。作為“膚淺偶像的制作者”,嶽敏君随着他的“笑臉”系列聲譽日隆,但嶽敏君卻并沒有因此止步,而是在不斷地嘗試着新的藝術路徑,創作出了諸如“場景”系列、“迷宮”系列等許多風格樣式完全不同的作品。在本屆“藝術長沙”上,嶽敏君将展出的《場景》系列,共帶來20餘件近四五年來的作品,可以代表他10年多來對藝術新的思考和表達。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兼雕塑系主任隋建國是中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以“中山裝”為代表的雕塑作品《衣缽》系列,讓他名聲遠揚。從塑造實物到讨論物體的存現,從而建立情感表達的途徑,隋建國為中國的雕塑實踐開拓了一片新領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意為“藝術長沙”所做的雕塑作品《長沙的沙》,是隋建國親自在湘江邊取沙後,帶回北京所精心創作的作品。
被稱為“畫布上的玩家”的曾浩,1989年畢業于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對人際關系“疏離”的描述,是曾浩作品的出發點。曾浩将人與物以平等的方式,散布在象征宇宙(或僅僅是人世)的畫布上,造成一種強烈的“虛拟空間”的“真實”感。曾浩一方面堅持繪畫的創作方式,一方面又拓展為雕塑、裝置等立體空間藝術的領域,承載着以往的創作線索和脈絡,此次曾浩的參展作品為一件大型裝置,,意在表現當代社會人與環境的彼此疏離,強調了文化溝通和情感交流的急迫與必要。
由青年藝術家賴盛和楊曉剛組成的“他們組合”,正式成立于2002年,至今已經七年。之所以叫“他們”,是為了抛棄虛假和泛濫的自我标榜的“自我和個性”,在一種“新集體主義”的合作之下去尋找“他們的個性”。“他們”不為各種各樣的當代繪畫所限,而是能巧妙利用、揉合和轉換了已有的繪畫觀念和形式——既采納蒙太奇式的立場,又采用超現實主義手法等等。“他們”的繪畫把現實與超現實、真實與夢幻、平靜與焦慮、秩序與混亂、對象與象征進行了富有哲理的并置,既表現了外部世界與個人内心的矛盾和沖突及其産生的某種苦澀、孤寂和距離之感,又戲谑和批判了隐藏于圖像背後的現代人的欲望。
作為土生土長的湖南長沙人,客居廣州16年的藝術家楊福音是一位充滿中國趣味與活力的藝術家。楊福音藝術館2006年創建在長沙烈士公園年嘉湖畔。2008年5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楊福音》,是對其創作生涯的一個小結。楊福音也由此成為湖南繼齊白石、黃永玉之後入選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的又一位傑出畫家。美術界認為,楊福音在中國畫上數十年的探索和實踐,提出反線描畫法,不但繼承了中國畫的筆墨精神,同時開拓了中國繪畫的新領域,對人物畫作出了革命性的貢獻,他的畫純粹簡約,充滿現代感,無論是人物、山水,還是花鳥,讓人過目難忘,誕生了一種新的中國畫的美學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