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館舉辦“翰墨鑄情——邬邦生書畫展”開幕式暨邬邦生書畫作品捐贈儀式
2016年10月19日,由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協辦的“翰墨鑄情——邬邦生書畫展”在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與此同時,邬邦生先生将展覽中的80幅書畫作品無償捐贈給湖南省博物館永久珍藏。
邬邦生及其家人、湖南省政協、湖南省軍區、湖南省文聯、湖南省書法家協會、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廣東肇慶市文聯、廣州市畫院、廣州軍區及湖南省文博系統的領導和嘉賓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上,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張曉娅發表講話。随後,邬邦生先生向我館捐贈其代表作《山雨》,湖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李建毛代表館方接受捐贈,并向邬邦生頒發收藏證書。開幕式結束後,我館還舉辦了邬邦生書畫展暨作品座談會。
“翰墨鑄情——邬邦生書畫展”以時間為序,共展出了邬邦生各個時期的經典之作100餘件,回顧和展示了他從藝70多年所作精品;展覽中有80件書畫精品将入藏我館。作為中國當代卓有成就的書畫藝術家之一,邬邦生在藝術創作上追求意境、構圖、墨韻之美,主攻人物畫兼工書法,創作甚豐,特别在畫鹿、畫舞、畫戲及古詩詞繪畫的探索中,畫得簡約、明快、富有新意,更有詩書意境。邬邦生畫鹿,如其作品《九鹿圖》濃墨寫犄角,淡墨完體膚,筆墨縱橫,一隻隻鹿兒呦呦歡鳴于紙上;先生畫舞,如作品《舞苑麗影》一筆成身,一劃成裙,隻消一曲管弦,滿紙俨然彩袖舞飄;先生畫戲如作品《獅韻》,彩墨淋漓,渾然一氣;先生的古詩詞繪畫中如作品《蘇轼端溪硯銘》,則褪盡俗塵,拙中藏巧,愚中見智。邬邦生的書法亦有自己的風格,特别是他的行草書,具有明代書藝之雄健潇灑的風采。如作品《揮毫書天地》中他注重章法、筆法、墨法,别開生面地參入了濃淡墨,道法自然揮灑,讀之給人感覺淡而厚、淡而美、淡而有力量;讓人感覺他明明在作書,卻揉入了畫的意境,給作品平添異樣的韻味和情趣。如若對照他的書法,再讀他的畫作,旋即發現他的畫也參入了書法,這正是邬邦生先生“以書骨入畫求妙”“以畫韻入書得神”的獨特的藝術境界。
邬邦生先生作為中國著名書畫家,其80幅書畫作品的入藏,對增強我館在藝術類藏品方面的實力,對研究和展示當代中國書畫藝術的革新,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湖南省博物館作為湖南最大的公益性收藏展示機構,一直堅守着收藏藝術珍品,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和責任。目前我館已形成一套系統、完善的征集收藏機制,對藝術家們無私捐贈的各類藝術精品,我館都将進行妥善保管、專業研究和适時展出。同時,我館也将繼續挖掘社會藝術資源,以捐贈帶動收藏、研究與展示,在助推文博事業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藝術家簡介:
邬邦生1935年生于廣東懷集縣,号腕稿堂主懷陽山戈,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法藝術庫》編委、國家一級美術師。原任湖南省文聯委員、湖南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湖南省書協副主席,現為廣東省肇慶市文聯副主席、肇慶市美協主席、肇慶畫院院長。邬邦生早在五十年代即是軍旅畫家,在部隊時創作的著名作品《支部建在連上》《比學趕幫好》《課餘》《離村時》等國畫被中國美術館和毛主席紀念堂收藏,其作品《條條紀律要永清》《衡寶決戰》《雨霁邊陲》《夜過山村無蹄聲》等都在中國美術界引起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