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我館與芙蓉區教育局合作開展館校共建美術教育活動

news_publish_date: 
2014-05-13 08:42
news_author: 
薛超/文 王鑫 罗伊洁/图
Body: 

日前,我館主辦的“托斯卡納的光與影—1850~1950意大利繪畫珍品展”正在長沙大河西先導區規劃展示館展出。為了讓渴望直觀感受西方繪畫大師作品的學生了解這些佳作,親身體會繪畫藝術的魅力,我館利用本次畫展的良好契機,再次與芙蓉區教育局合作,開展館校共建美術教育活動。此次教育活動包括美術活動研究課、交流研讨會、“光影•印象”學生作品展、以及巡展進校園等内容,旨在利用博物館資源開拓教師和學生的藝術視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5月8日下午,我館教育中心全體教育員與芙蓉區教育局藝體中心主任彭棟,藝術專幹趙青老師,東晖小學、浏正街小學、東風小學、馬王堆小學、大同小學、大同二小等學校的校長,以及及芙蓉區部分美術教師代表共同參加了在東晖小學舉辦的“湖南省博物館與芙蓉區教育局館校共建美術教育活動”。 

  活動開展前期,我館教育中心為教師提供了研究課所需資源包,并多次參加課程的設計及試教,還為東晖小學的學生講解了展覽代表作品,使學生熟知展覽内容。共建活動在大同古漢城小學美術教師何思佳講授的研究課大自然狂想曲中拉開了序幕,研究課以“托斯卡納的光與影—1850~1950意大利繪畫珍品展”的作品作為導入,讓學生了解光影之下繪畫作品所呈現的視覺效果。課上,何老師選取了展覽中的代表性畫作向學生講解意向表達、抽象表達、具象表現、立體造型、設計運用的含義,為學生手工創作做鋪墊。在手工創作中,學生們分組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創作,利用花瓣制作的鳥、棉花,彩色大米粘貼的彩虹和碟片剪貼的地球構成了《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的海報;《打印機》創意立體環保廣告呼籲大家節約用紙,創造更美的生活;《春的印迹》用抽象的美術語言,表達了孩子們在春天裡對大自然的聽覺和視覺感受;《春•韻》則用面包、棉簽沾顔料來描繪光影、物體的遠近,像蜂窩一樣的面包使畫面透着光感,并有肌理的感覺……

活動最後,館校雙方開展了交流研讨會。與會人員就研究課的教學理念及形式、館校開展共建活動的需求和建議、共建活動給學校美術教育活動帶來的反思等方面展開了廣泛交流。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對我館為學校美術教育提供的支持和幫助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感謝,同時也希望館校雙方今後能在開展共建活動方面進行深層次的優勢互補,形成适合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課程體系,為豐富教師培訓形式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共同努力。 

  展覽期間,我館精心設計的畫作展闆及特别制作的畫作視頻将在芙蓉區的各中小學校進行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