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我館組織教師沙龍成員至武漢開展楚文化主題參觀活動

news_publish_date: 
2009-12-30 16:06
news_author: 
陈敏娟/文 赵碧云/图
Body: 

為鼓勵本年度為我館教育工作做出重大貢獻的教師沙龍成員,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楚文化的認識,12月26日,教育中心組織開展了楚文化主題參觀活動。活動為期兩天,由教育中心組長李茜子帶隊,曆史、美術教師沙龍優秀成員一行20人赴武漢,參觀了湖北省博物館、東湖磨山景區等,對楚文化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體驗。

教師沙龍成員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26日下午,在湖北省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團首先參觀了曾侯乙墓陳列。1978年發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諸侯國君的墓葬,墓中出土的禮器、樂器、竹簡等各種文物有15000餘件。館中所陳列的文物展現了2400年前楚人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一進入展廳,大家就被一件件古樸精美的文物吸引住了,尤其是大家親眼見到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時,更是發出了由衷的感歎。接下來,一行人又興緻勃勃地觀看了編鐘表演。當講解員帶領大家來到楚文化陳列展廳時,老師們激動不已,這裡的很多文物在我館今年舉辦的“鳳舞九天——楚文物特展”中展出過,而大家也參與了相關教育活動資料的設計工作,再次見到它們大家感到格外親切。之後,大家還參觀了盤龍城、鄖縣人、屈家嶺、古代瓷器、梁莊王墓等專題展覽。

  27日上午,大家又來到了磨山景區。磨山景區是國家著名風景名勝區——東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一行人主要參觀了景區中的楚文化專線。雄偉壯觀的楚城門,楚人進行商賈貿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媲美江南三大名樓的楚天台,比泰山的“天下第一碑”更為壯觀的《離騷》碑刻等景點,均生動直觀地展現了古楚國經濟、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輝煌燦爛。

  兩天的考察參觀,不僅讓大家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了楚文化,也進一步促進了教師沙龍成員之間的交流,老師們紛紛表示這次外出參觀非常有意義,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學習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