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我館派員參加“齊白石研究”與“傳統中國繪畫研究”學術研讨會

news_publish_date: 
2014-11-03 10:16
news_author: 
卢莉/文
Body: 

今年是齊白石誕辰150周年,國内外為此舉辦的研究與紀念活動再掀高潮。2014年10月23日至24日,由國家文化部藝術司與北京畫院共同組建的“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 暨“傳統中國繪畫研究中心”舉行了2014年工作研讨會,該中心旨在推動齊白石藝術的深入研究與廣泛傳播。此次學術研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齊聚來自日本、捷克、香港及大陸的40餘位權威機構的專家、學者,我館助理研究員盧莉受邀參加。

研讨會現場

  “齊白石研究”學術研讨會主要由美術史家郎紹君先生主持,他肯定了日本京都博物館原學藝部部長西上實先生針對齊白石的作品《宋法大山水》以及布拉格國立美術館研究員貝米沙女士關于館藏齊白石《草蟲冊頁》所做的深入個案研究,為學術界提供了新材料;也對香港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先生關于齊白石在香港的七天所做的地理學考察給予贊賞,認為這種方法雖困難,但再現了當時的社會風情及人物關系。

  湖南省博物館作為齊白石作品的主要收藏機構之一,囊括了齊白石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尤以其早年的篆刻、書畫收藏為世人所重,與此同時,館内也富藏湘籍名人書畫,為研究齊白石藝術的發展源流、交友等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我館助理研究員盧莉為本次研讨會所作的《湖南書畫家對齊白石的影響——以夏壽田、尹金陽為例》一文收入《齊白石研究》第二輯,不但挖掘出湖南省博物館收藏齊白石作品與北京畫院收藏齊白石信劄之間的關系,也對齊白石與名士夏壽田、畫師尹金陽的交往做了深度的闡述。郎紹君先生認為齊白石的交友是目前學術界比較空白的課題,鼓勵盧莉沿着這個方向發掘更多的材料,做更進一步系統研究。

學術主持之一——郎紹君先生

  作為年會的第二個部分“傳統中國繪畫研究”學術研讨會,議題豐富,既有關于考古新發現的研究,也有繪畫基本問題的再讨論,如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胡勃的《解讀“六法”》,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周積寅的《中國畫派論》,北京大學藝術系教授李凇的《唐代〈五牛圖〉與新發現的韓休墓壁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羅世平的《藝術在民間——山西雁北地區神祠壁畫考察實錄》,廣州藝術博物館原副館長、研究員陳滢的《淡墨輕岚為一體——董源會話與文人山水畫的圖像淵源》,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餘輝的《寫實至極的元代繪畫》等。此外,發言學者還接受了與會者的提問,現場讨論熱烈。

專家答問環節

   “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暨“傳統中國繪畫研究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來,做了許多紮實有效的基礎工作,除高質量的展覽外,還編撰了很多有學術深度的書籍。而此次年會的召開讓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學者走到一起,相互交流,促進了學術的傳承與發展。會上也提出了2015年館際合作的展望,湖南省博物館也希望借此機會在齊白石藝術的推廣與傳播上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