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倫敦文化旅遊業論壇:融入當地社區對文化機構至關重要

news_publish_date: 
2015-07-16 11:07
news_author: 
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Body: 

  倫敦人都知道他們的首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化旅遊目的地之一,有着數不盡的新奇場所和藝術盛宴等着大家去發掘。這個文化藝術中心該如何向遊客展現其最好的一面,讓遊客們不僅僅隻想去參觀白金漢宮和大本鐘呢?英國一些旅遊業經營和管理者于上個月在倫敦市政大樓舉辦的“倫敦文化旅遊論壇”上集中讨論了這些議題。

 

  1、在倫敦90%的觀衆隻參觀位于排名前20位的旅遊熱門景點

  大約五分之四的觀衆來倫敦旅遊是因為這座城市有着無與倫比的文化遺産,但是非常遺憾,大部分人來倫敦隻參觀位于前20位的旅遊熱門景點,比如大英博物館和倫敦眼。當然這些熱門景點也很了不起,但是倫敦除了這些還有更多有意義的地方。穆尼亞﹒米爾紮是倫敦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長,她總結了這些問題然後說:“我們必須打破這種既有現象尋求新的突破。”

  2、科技正在改變文化旅遊的一切

  類似YPlan, Instagram這樣的應用程序,以及約會軟件Tinder 改變了人們出行和體驗生活的方式。在不久以前的倫敦,如果你想出去玩你必須買一份Time Out雜志好好通讀一遍并訂好行程。近十年來這份雜志逐漸消亡,現在Time Out變成了一個成功的應用程序。

  3、遊客不再隻想當遊客,他們想體驗本地人的生活

  Airbnb是現在應用最廣的旅行應用程序,這家公司的巨大成功向我們揭示了假期和遊客本身的改變。社交媒體的出現和不同國家之間不斷增長的交流帶來了這個巨大變化。

  Airbnb不僅僅告訴遊客哪裡能找到好的住處,而且告訴大家哪裡有好吃的,好玩的以及那些不熱門的好景點在哪裡。人們希望自己能象當地人一樣體驗當地的城市生活而不僅僅來當一個遊客。

  4、在酒店裡找倫敦地圖,你會發現肖爾迪奇以外的地方都沒顯示

  詹姆士﹒麥克克魯爾是Airbnb公司英國和愛爾蘭區總經理,他解釋了為什麼倫敦這麼多好的文化藝術目的地被排除在人們的行程之外,他說:“當你經過一個很好的大型酒店,你到前台去要一張倫敦地圖,我本人要過,然後看到地圖隻顯示到布裡克大街,這種地圖已經不符合現在的需求。”

  對這些住在佩卡姆、漢克尼、沃爾瑟姆斯托或者更偏遠地區的人們,他們愛着本社區,卻會被這份地圖帶來小小的打擊,我們來看看下一點。

  5、漢克尼維克每平方英裡吸引的藝術家的數量排在世界前列

  這個令人吃驚的數據引自漢克尼維克(Hackney Wick, 位于倫敦東區)一家藝術公司的老闆安娜•馬龍尼,該公司給當地藝術家提供一個很好的展示平台。随着附近“奧運多元文化綜合體”的發展,本區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斯特拉特福德濱水區正被設計成一個文化中心,将來會新建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分館、Sadler’s Wells劇院以及購物場所。

  6、融入當地社區對文化機構至關重要

  但是,并不僅僅是東區需要做到融入周圍社區,甚至一些已經成立的文化機構也需要在這方面做更多努力。法拉沃爾瑟姆森林區文化遺産部門主管倫納﹒李領導威廉﹒莫裡斯藝術館從一個小衆博物館變成了一個衆所周知的文化機構。她解釋說他們對沃爾瑟姆斯托當地居民做了很多工作,最後他們發現把傳單送到當地居民手中而不是僅僅放置于博物館前台這一點至關重要。

  7、但是很多文化機構正在慢慢失去當地社區

  房價上漲以及政府提供的保障房被出售給私人房東導緻倫敦很多街區人去樓空。華萊士收藏中心的代表西蒙﹒斯圖亞特說,當地社區居民都搬走了,房子被富人買下,但是這些富人并不住在這些社區裡,所以他們并不在當地社區活動。

  8、居住在肯辛頓和切爾西的人們占有的文化資源最為豐富,而僅僅12公裡以東的鈕漢占有的文化資源最少

  倫敦重要旅遊景點協會主席伯納德﹒當勒修帶來了讓人大開眼界的數據。這組數據說明文化機構不能僅僅隻研究如何吸引遊客,他們也必須吸引附近對文化藝術活動參與程度不高的居民。“我去倫敦市中心參加一個活動,遇到了一些來自哈姆萊特塔和鈕漢的孟加拉社區居民,他們從來都沒來過特拉法爾加廣場。我們必須讓他們也參與到文化藝術活動中來。”

(侯雁 譯自英國《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