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2011藝術長沙”亮相湖南省博物館

news_publish_date: 
2011-09-19 15:42
news_author: 
秦璐、黄乃音/文 毕枫/图
Body: 

9月17日,“2011藝術長沙”展覽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展。張曉剛、毛旭輝、展望、馬六明、陳文波、趙能智、段建宇、陳蔚、馬秋莎、王光樂等十位國内知名藝術家近年來的數十件新作在此展出。

  “2011藝術長沙”展覽主要由呂澎策展的“解離”主題構成,是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第三次大規模集結長沙。參展的老、中、青年藝術家是中國當代藝術家中三個年齡階段的代表,人數較前兩屆多出一倍。參展作品涵蓋繪畫、影像、雕塑等中國當代藝術的多種創作樣式。

十位參展藝術家集體亮相  

  本次開幕式獨具匠心,請來了湖南衛視當紅主持汪涵、張丹丹主持開幕式,并别出心裁地設計了藝術家走紅毯的新穎儀式,現場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名家和前來報道的新聞媒體,使活動一開始便高潮叠出,賺足人氣。

  開幕式上,長沙市副市長何寄華、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先後上台緻辭,對展覽的舉辦表示衷心祝賀。陳建明館長在緻辭中表示:“從2007年第一屆‘藝術長沙’的單一繪畫,到今年的影像、雕塑、裝置、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我們欣慰地看到,‘藝術長沙’越來越成規模,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支持。如同當代藝術的發展需要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健康的心态一樣,當代博物館的發展也需要探索兼容的胸懷和多元共生的氣度。對于過于探索化的、實驗性的藝術形式,博物館會持一種比較謹慎的态度,這也是博物館作為一個向大衆開放的公共文化教育機構所肩負的使命決定的。”

随後,“2011藝術長沙”策展人呂澎、發起人譚國斌也分别上台發表感言,呂澎說:“解離”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詞,表示不同年齡、不同知識背景的藝術家聚在一起,用不同的藝術方式來表達什麼是當代藝術,也是對今後“藝術長沙”的一種表述和啟迪。”

  最後,十位藝術家将紅酒緩緩注入冰雕,本次展覽的LOGO——朝天椒在紅酒的澆鑄下瞬間映入眼簾,開啟了本次藝術之旅。

此次展覽,十位藝術家用自己的藝術創作對主題“解離”作出個性化地闡釋。張曉剛的“重疊的視角與隐匿的維度”,毛旭輝的“折射的永遠”,展望的“激越歸零 直面中庸”,馬六明的“性别表演與生命政治”,陳文波的“審美的微觀政治學”,趙能智的“真實的感覺”,陳蔚的“盒子的故事”,段建宇的“想象頌”,馬秋莎的“邊界”,王光樂的“修辭的消逝”…… 這些出自不同年齡、不同價值觀的藝術家的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對社會、生活給予闡述。使觀衆看到這個時代的變遷,感受當代藝術。

  據悉,此次“2011藝術長沙”不僅有藝術展覽,9月18日第三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年會也在長沙啟幕,探讨我國藝術品收藏體系向專業化的發展變化,延續“藝術長沙”帶來的文化效應。

  相關鍊接  “2011藝術長沙”參展藝術家介紹:

  毛旭輝,天生具有悲劇氣質的藝術家。 “悲劇命題”是他最常使用的題材,從“體積”、“私人空間”系列到“家長”、“剪刀”系列,訴說着藝術家的生活經曆,借助藝術創作來宣洩精神上的痛苦。

  張曉剛,中國當代藝術“四大天王”之一,有關曆史碎片性的記憶的題材貫穿他的創作曆程;處在創作中年時期的他正在探索材料和觀念語言之間更多的可能性。

  展望,作為最早深入地思考雕塑與當代藝術關系的藝術家,其雕塑《坐着的女孩》是美術史的經典;他的《假山石》獲得了國際藝術屆的高度贊譽,成為中國“後現代主義”新址的紀念碑。

  馬六明,曾以著名的“芬•馬六明”的形象出現在觀者面前,其藝術表現形式并不僅僅局限于行為藝術,繪畫的創作也不曾停止,他的畫作延續了在行為藝術中表現出來的獨特氣質,是藝術家對自我、生活與生命的親身體驗。

  陳文波,中國當代藝術中最重要的年輕畫家之一,從波普形象到裝置、觀念藝術,直到今天 “目标”、“街頭”的創作,從時間到空間,從現實到虛幻,一脈相承的是他對社會變換的思考和審視。

  趙能智, "以人類面孔為主題"是他的語彙。當下社會的各式面孔在他的畫布上以相對抽象的方式被呈現出來,進而成為時代精神特征的典型标本,描繪着21世紀初中國當代社會的精神肖像。

   陳蔚,年輕的女藝術家用她自己獨特的方式,從具體的景物出發,進入到景物的深處和背後,發出了自己的追問,在今天快餐化和卡通化的藝術界,難能可貴。

  段建宇,在當代藝術領域中一位個性特别的女畫家,她追求形式多樣的繪畫元素,雞、熊貓、豬、鳥和西瓜、大白菜、胡蘿蔔等這些平常不入畫的動植物都成為她畫中的主角;她更擅長不同因素之間的微妙平衡,将各類事物統一在畫面中,她的繪畫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容量。

  馬秋莎,中國目前十分活躍的80後女藝術家之一,其創作涉足攝影、圖片、影像、裝置、身體、表演、繪畫等多種媒介,常以細膩、女性化的個體經驗,探究人與人之間微妙且複雜的關系,以此對應中國當下生活中集體的焦慮和不确定感。

  王光樂,作為N12的主創人員以2002年開始的“水磨石”和2006年開始的“壽漆”系列作品,成為中國70後年輕藝術家的重要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