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讲:玉之美
1.1 美在玉质
1.2 美在工艺
1.3 美在造型与纹饰
1.4 美在巧色
第二讲:玉器王国
2.1 礼仪玉
- 玉璧
- 玉琮
- 玉圭
- 玉璋
- 玉璜
- 玉琥
- 玉戈
- 玉刀
- 其他
2.2 生产工具
2.3 葬玉
- 玉衣
- 玉塞
- 玉握
- 玉琀
2.4 装饰玉与玩赏玉
- 玉组佩
- 玉玦
- 玉环
- 玉韘
- 玉带钩
- 玉带
- 刚卯
- 司南佩
- 玉簪
- 玉冠
- 玉手镯
- 玉觿
- 柄形器
- 牌形玉佩
- 玉花果佩
- 动物形玉饰
- 玉雕人物
- 玉具剑
- 玉山子
- 玉插屏
- 玉如意
2.5 玉雕生活器皿
2.6 文房用具
第二讲:玉器王国

  第二讲 玉器王国

  2.4 装饰玉和玩赏玉

  2.4.17 玉雕人物

  新石器时代玉人佩着重刻划人物的大眼、大鼻、大嘴;线条简单。玉人上均有穿孔。

新石器时代 玉人面形饰

新石器时代 玉人面形饰

新石器时代 玉人像

新石器时代 玉人像

  圆雕人物形玉器始见于商代。商代玉人常见面下凹,高颧骨,大眼、大鼻,大嘴突出,相反鼻梁下塌,嘴唇很厚并上翻;眼睛多数为“臣”字眼。多跪式,双手放在双腿上。

商代   跪式玉人

商代 跪式玉人

商代  玉人

商代 玉人

  西周玉人,值得注意的是眼睛,它是在“臣”字眼的基础上变化为眼梢长出眼眶,并勾卷,也有的是两边眼梢都长出眼眶,在眉毛中刻小短阴线纹的。身上的纹饰不像商代的线条硬,它是弧线多于直线。

西周  玉人

西周 玉人

  春秋时期的玉人佩,脸形接近西周风格,身上的纹饰精美细致,似小蛇在相互盘绕,都呈“S”形,这是春秋时期一种典型的纹饰。

春秋   玉人

春秋 玉人

  战国时期出现了超脱世俗的新品种——玉雕舞蹈人佩。

战国   玉舞人

战国 玉舞人

  汉代的人物形玉佩,较常见的有两种:玉舞人和玉翁仲。玉舞人是汉代常见的佩饰,多琢舒袖舞人形象,汉代舞人在造型方面注重抓动态,强调舞女的韵律和气势。雕刻刚劲有力,多用立刀,粗细线并用。

西汉   玉舞人

西汉 玉舞人

西汉   玉舞人

西汉 玉舞人

西汉   玉舞人

西汉 玉舞人

西汉   玉舞人

西汉 玉舞人

西汉   玉人

西汉 玉人

  翁仲在汉代一般雕成一老者站立状,老者身穿大袍,头戴平冠。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至五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

东汉   玉翁仲

东汉 玉翁仲

  玉飞天为唐代首创并盛行的一种纹饰。飞天原为印度佛教诸神之一,东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被中国人接受。玉飞天多雕一横身女子,手持花枝,身披飘带,体态轻盈,面目慈祥,飞翔在云中。

唐代   青玉飞天

唐代 青玉飞天

  宋代玉人最典型的是玉雕童子,在传世品中数量极大。形状一般多大襟中式衣服,外加以襟坎肩和肥裤,手执荷花,这是宋代最流行的题材。

宋代   白玉持荷童坠

宋代 白玉持荷童坠

  明代玉人以立像为多,雕琢技术有不拘小节的特点,磨工注重表面,而器物的侧面、底部都很粗糙。明代玉人物有仕女、老人、小孩、佛像;开脸也多种多样。

明代   白玉释伽牟尼佛像

明代 白玉释伽牟尼佛像

明代 白玉四喜童子

明代 白玉四喜童子

明代  青白玉持荷童子

明代 青白玉持荷童子

  清代雕刻的人物佩也是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有老翁、童子、仕女等,内容有太白醉酒、童子戏猫、童子逗狗、骑马打鼓及布袋和尚等,其人物有立式、蹲式和坐姿,形象生动,神态逼真,为历代所不及。

清代   青白玉弥勒

清代 青白玉弥勒

清代  白玉渔翁

清代 白玉渔翁

返回主站 | 联系我们 | 全文检索 | 免责声明 | 湘ICP备05001529号  版权所有© 湖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