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两大特展分别荣获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
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市文物局承办,北京博物馆学会、首都博物馆、北京市内相关博物馆联合协办的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开幕式上,发布了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名单。由我馆组织策划的“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原创展荣获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我馆联合广东省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共同申报的“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500年”展,荣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
“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展是我馆联合四川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福建博物院等11家文博单位共同主办的原创大展。展览通过古琴、陶瓷器、书画、青铜器、银器等80余件/套文物,集中展示了宋朝人泼墨挥毫、品茗饮酒、焚香赏花、抚琴对弈、鉴古赏玩等世俗生活,展现出宋代文人雅士恬静风雅的生活范式。2019年,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曾提出要求:“博物馆应探索将‘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展览、教育活动等表达方式融入当今生活,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而本次展览正是对这一要求的良好实践。在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中,博物馆以文物为载体,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纾解现代生活的精神压力。让展览主题立足当下社会现实问题,彰显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则是本次展览的创新点。
本展览有两大亮点:第一是架构叙事逻辑,由物见精神;第二在于场景化布局,内容、形式、教育活动融为一体,极大实现沉浸式体验。展览首次大胆将展厅设计成为具有当代简约风式的庭院场景,在视觉上,增加点茶流程与隔火熏香的动画演示;听觉上,以古琴音乐为背景全程欣赏;嗅觉上,观众可在焚香展示区,闻到淡淡的幽香;味觉上,观众亦可体验、品尝点茶;触觉上,观众可自行对弈下棋、古琴爱好者可以抚琴自弹。整个展览将充分调动人“视、听、嗅、味、触”的五种感官体验,在观展中,亲身体验宋朝人慢生活的“美好”。展览期间,公众好评不断,不少观众留言:“展览有格调、布景很高级,沉浸式场景布置非常契合宋代的审美意趣”、“展览国风式宣传片有意境有味道”、“宋朝展围棋活动举办得很有意义,很精彩”、“展览慢生活公益活动很有吸引力,体现文化传承,是一种创新”等。
我馆联合广东省博物馆、成都博物馆联合申报的“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500年”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时,馆方从欧洲艺术史演变规律出发,将展览主题调整为“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欧洲绘画五百年”。展览举办之时,时值全球合力抗击新冠疫情,湖南省博物馆秉持传播优秀文化,展现世界区域文明成果,促进多元文化互动、提振文化自信的理念,特从美国纽菲尔兹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引进60幅珍贵的欧洲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年代跨越14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大师荟萃,题材丰富,展品涵盖欧洲不同时期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例如提香、鲁本斯、伦勃朗、特纳、毕沙罗、莫奈、雷诺阿、高更等。从鲜为人知的欧洲中世纪宗教绘画,到举世闻名的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肖像画,到耳熟能详的巴洛克艺术人物画,至如数家珍的印象派风景画,是一次难得窥探欧洲艺术史的良机。
作为合作办展方之一,我馆在综合考虑观众体验、展品关联性、学术严谨性、策展创新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展览中增设思维导图,按照西方美术史的时间轴,结合主要艺术流派和重点展品,归纳总结不同时期的艺术大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学术定位,便于观众直观的解读展览,更好的了解西方艺术的时代脉络及其发展规律;调整展览框架结构,调整展品的排序与组合,使之更加契合展览的内容需要和展陈效果;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有机结合,在展厅中间设立互动展示会客厅,烘托展览气氛,增强带入感,力求达到一体化的空间展陈设计和沉浸式体验;在数字化观展上,设置AR互动体验区,为观众带来“科普+互动+文创+趣味+数据”五位一体的全新体验;在宣传推广上,开启长沙地铁二号线艺术专列,让长沙市民站在莫奈的“查令十字桥”上,赏欧洲艺术五百年璀璨光华,进一步提升展览知名度和美誉度。据统计,展览期间,共开展教育活动121余次,开发文创产品64种,展览参观众人数达25万人次,展览门票收入超过800万元。
本届推介活动竞争异常激烈,入围终评的28个项目从105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丰富多样,特色鲜明,在主题立意、题材选择、内容研究、展示手段、公众评价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湖南省博物馆两大特展在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会上得到了所有终评会评委的高度肯定,也得到了众多参评博物馆的认可。未来,我馆将继续以多元化、国际化的视角,打造主题立意新、展陈内容新、展示手段新的特别展览,为公众带去多样化的文化选择,打开全民认知湖南,湖南了解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