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教育微课程》第二课 “鲜衣怒马少年时”——帛画《车马仪仗图》

活动时间: 
2020-02-26 13:04

《湘博教育微课程》: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篇

第二课“鲜衣怒马少年时”——帛画《车马仪仗图》

教育员手记
文物名称:帛画《车马仪仗图》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来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19厘米,宽99厘米

大家好!我是湖南省博物馆教育员谢丽丽,今天为您讲述的是:“鲜衣怒马少年时——帛画《车马仪仗图》”。

自古以来,仪仗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军队实力的象征,我们在盛大的阅兵或者外交迎宾任务中,都会看到仪仗队的飒爽英姿。关于古代的仪仗队,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记载,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拥有丰富的实物依据,在汉代,以车马仪仗为主题的塑像、画作则更为常见,但要论其中的精品,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帛画《车马仪仗图》更是弥足珍贵。

帛画《车马仪仗图》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墓主人是第二代轪侯利豨,整幅帛画长219厘米,宽99厘米,横向描绘了一幅浩浩荡荡车马仪仗的场景。

我们来看画面左上方第一排第一位人物,他头戴高冠,身穿长袍,腰佩长剑,应该是墓主人利豨,他的身旁跟着下属和卫兵。左下方的人物围成一个方形的阵列,中间有鸣金击鼓的军乐队。

右上方是整齐的车骑方阵,共有五列,每列有十多辆车马,每辆车由四匹马牵引,还有一个人坐在车與内;    
右下方描绘了十四个纵队的骑兵,从画面上我们只能见到马的臀部及骑士的背影;大部分人物凝神伫立,但仔细观察,有人在相互交谈,还有的在左顾右盼。纵观整幅《车马仪仗图》帛画场面宏大,涉及人物及动物形象众多,而为了将众多人物严谨而又生动的表现出来,汉代的画师突破了平面排列的构图方法,巧妙地利用空间的效果,给人物以正面、背面、侧面的前后穿插,还将他们的表情和姿态赋予变化,使整幅画作丰富而具有层次感。

此外,在利豨墓中还出土了大量兵器、帛书、帛画,在天文学方面,利豨墓出土的《天文气象杂占》中最珍贵的是描绘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31幅彗星图,每颗彗星都有彗头、彗尾,旁边还有古人给它们取的名字。

在地理学方面利豨墓中出土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军事彩绘地图《驻军图》,说明利豨在两千多年前他的军事指挥思想就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今天我们透过长沙马王堆汉墓所出土的以《车马仪仗图》为代表的帛画,可以了解到两千多年前的利豨作为一名武将,不仅能带兵打仗,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帅将”!我们彷佛看到了一位年轻人穿越两千年的时空向我们缓缓走来,这正是珍贵帛画的人文价值和文化意义所在。帛画《车马仪仗图》这种纯写实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不仅反映了汉代的绘画水平与成就,更为我们还原了汉代的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