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家龍先生書畫作品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館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在這博物館界的重要節日裡,湖南省博物館舉辦了顔家龍先生作品捐贈儀式,顔家龍先生生前的64幅書畫作品将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館。
上午10時捐贈儀式正式開始。省市相關領導,省文聯、省書協、省美協等學界代表以及顔家龍先生的遺孀鄧元珍女士及其家屬等出席了捐贈儀式。湖南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主持捐贈儀式。
儀式上,湖南省博物館黨委副書記遊振群、湖南省政府副秘書長黃衛東及捐贈方代表先後發表講話。湖南省博物館黨委副書記遊振群表示,以收藏與展示并重的湖南省博物館,一直緻力于完善收藏體系,踐行保護文化遺産、傳播科學文明、提升國民素質的光榮使命。近年來,相繼有多位與湖南淵源深厚的藝術大家将畢生創作的作品和珍貴資料無償捐贈給湖南省博物館。這表明,省博的科學理念和專業精神,得到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的信任和認可。
湖南省政府副秘書長黃衛東在緻辭中說:“顔先生的家屬将顔先生畢生創作中最重要的60餘件書畫作品交由湖南省博物館來進行保管、研究和展示,這是為湖南公益性文化事業貢獻力量的實際行動,也是對湖南文博系統的高度信任。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在以‘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為精髓的湖湘文化的培育和熏陶下,公益捐贈正在蔚然成風。”随後,捐贈方代表也表示,無論是從保存條件還是從文化傳承上,顔家龍先生作品入藏博物館都是其最佳的歸宿。
講話結束後,鄧元珍女士向博物館捐贈顔家龍先生代表作品《“厚德微恩”行楷八言聯》。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李建毛接受捐贈,并向鄧元珍女士頒發湖南省博物館收藏證書。
顔家龍先生,1928年生于湖南漣源,曾受傅抱石、潘天壽等名師指點,淵源有自。其書法既具功力而富風姿,雄強遒健之氣躍然楮帛,故而飲譽書壇。本次捐贈給湖南省博物館的作品包括顔家龍先生畢生創作的書法精品、山水畫作、以及臨摹永樂宮壁畫等,種類豐富,基本可以反映出顔先生的藝術風格。
收藏藝術作品,保護傳統文化是湖南省博物館一直堅守的重要任務。雖然我館處于就地實施改擴建工程的關鍵時期,但仍緻力于豐富博物館館藏,擴充藏品種類,深入對現當代藝術的研究。目前我館已逐步形成一套系統、完善的征集收藏各類藏品的機制。對此次捐贈作品我館将進行妥善保管、出版捐贈作品圖錄并适時舉辦顔家龍書畫作品展等。64件顔家龍先生作品的捐贈,是繼2013年鄒傳安先生作品入藏我館之後的又一捐贈義舉。這對進一步認識、研究顔家龍書法藝術的價值和成就,對弘揚湖湘文化都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我們相信,這也将進一步推動湖南藝術家們關注并投身于博物館事業的建設與發展。
附:
一、顔家龍先生簡介:
顔家龍(1928-2012),湖南省漣源市人,當代書法家、美術教育家。1948年肄業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1949年參加工作。曾任湖南日報社美術組長、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湖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南大學兼職教授、中華詩詞學會名譽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顔家龍先生自幼酷愛文藝,曾從叔祖父顔昌饒學習書法。中學期間,受教于周達,攻國畫山水。在中央大學及爾後在浙江美術學院進修期間,曾受傅抱石、潘天壽等名師指導,淵源有自。
書法方面楷、行、草諸體皆形成自己獨特面貌,大字力能扛鼎,小字精緻有韻,因常年研習漢魏名碑,尤得力于李邕之《麓山寺碑》,諸體皆有隸意,字形方扁,線條厚重,富有拙趣。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一、三、五、六、七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及《20世紀書法大展•當代著名書法家書法展》,還曾參加江蘇教育出版總社組織的《當代書家50人五體書法創作實錄》等重要創作。作品被收入《中國行書大典》。舉辦個人書畫展9次,并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先生以深厚的文學修養及筆墨功夫在當代書壇據有一席之地。2000年被中國書協授予“德藝雙馨會員”稱号,2001年獲中國書協授予的“中國書法藝術榮譽獎”。
又擅國畫,寫意山水及人物畫格調清新高雅,用線老辣,作品曾參加全國美展并發表于《中國書畫》、《中國畫》、《迎春花》等刊物。
先生作為湖南省書協的創始人和主要組織者,20多年不辭辛勞,為提高湖湘書壇的藝術水平、提升湖南書家在全國的影響做出了卓越貢獻,堪稱湖南書法界的領軍人物。曾舉辦三屆書法研修班、主持了湖南浙江書展、湖南北京書展等。出版有《顔家龍書法》、《顔家龍書法新作集》、《顔家龍扇面書法選集》、《顔家龍尺牍書法》、《得德樓文稿》等。
二、重點捐贈作品介紹:
1:《行楷“大江吾道“四言聯》
此作堪稱顔家龍先生榜書的代表作。對聯每幅僅書四字,長2.59米,寬0.84米,氣勢恢弘。作品創作于2004年,顔先生76歲,此時正是先生人書俱老、遊刃有餘的創作佳期,線條厚重,結字端嚴,極富雄強之美。這樣的風格與作品内容的大氣磅礴也非常吻合,”大江東去,吾道南來“,富有典故,意味深長。此聯原為先生叔祖父顔昌峣公所撰,其任湖南省立第三師範校長時曾撰寫此聯大筆榜書懸于校門,借典明志,一時傳為佳話。昌饒公為先生的書法啟蒙老師,無論是治學還是書藝都對先生影響深遠,在這幅對聯大字旁的題款中有交代背後創作的故事,小字亦非常精彩。
2:《行書周邦彥<花犯•梅花>詞軸》
該幅作品是顔家龍先生小字行書的精品,與大字的厚重形成強烈對比,小字更注重節奏和細節,行筆的牽絲引帶自然而精到,可見功夫極深。整幅作品給人清麗之感。
3:《摹永樂宮壁畫圖軸》
此作為顔家龍先生1980年赴山西元代道觀永樂宮所臨摹的代表壁畫《朝元圖》,畫面内容為玉皇大帝和紫微大帝率領諸神朝拜最高主神。這一組人物造型準确,線條勁健,用色沉着雅緻。畫面中人物相互呼應,特别是對藍袍長者太乙真人的描繪傳神,為我們刻畫出一個眉宇間顯現出焦慮、心事重重的長者形象。作品高度還原了永樂宮壁畫的面貌與藝術成就,不僅反映了顔先生在中國畫尤其是人物畫方面的素養,也是研究古代壁畫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