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展艺术家
乔治·鲁奥尔特 Georges Rouault

 

乔治• 鲁奥尔特是画家和雕刻家,在法国二十世纪艺术风景当中是一片独特的景致。 他当过绘画和玻璃制作的学徒,从而喜欢上了透明和带有轮廓的图案,也决定全身 心地致力于绘画。1890 年,他在巴黎美术学院师从艾莉• 德洛奈(Elie Delaunay), 1892年又向马盖(Marquet)和马蒂斯(Matisse)学习,也听过古斯塔夫• 莫洛(Gustave Moreau)的课,对古斯塔夫• 莫洛的艺术,他从内心里深深地赞佩。鲁奥尔特两次参 加罗马大奖赛(1893-1895),但都以失败告终,便在莫洛的建议之下离开了美术学院。

在他的老师莫洛死后,鲁奥尔特于1898 年成了莫洛遗留给巴黎市的收藏品的保管人。 同时,他的生活远离尘嚣,常去利古吉修道院(abbaye de Ligugé),在修道院里结 识了法国作家约里斯• 卡尔• 于斯曼(Joris Karl Huysmans)(1901);1904 年又 认识了基督教的政论作家列翁• 布鲁瓦(Léon Bloy),两人建立了友情。正是在这样 的背景之下,鲁奥尔特的宗教感情得以发展,并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 在这一时期,他从学院派的教育当中解放出来 ,学院派的教育给他留下的主要是 素描的技艺。他在战前创作的水彩画表达了他面对堕落的人类所感到的绝望,他从小
丑,法官,象征贫穷、非正义和道德灾难的妓女们那里寻找创作的样板。在昂布鲁瓦 兹• 沃拉尔(Ambroise Vollard)的鼓励之下,他在1917 年把雕刻当成了一种有力的 表达工具,以表现人类的痛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鲁奥尔特的作品几乎都是油画, 而且作品的主题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宗教。他有惯用的色彩,他的颜色充满力度,他的 关于基督的形象等级分明,都用深色的黑圈勾勒出轮廓,这都让我们想到大教堂里的 彩绘玻璃和拜占庭的镶嵌画。在1930 年代,他对大型作品的创作意识以及他对灿烂的 色彩的喜爱都进一步得到明确。

罗奥尔特心中希望和绝望之间这种脆弱的关系似乎都表现在了《内心深处》这幅 作品当中。作品是受《圣经,诗篇》中第130 首诗开头几句诗的启发创作的:"主啊, 我从内心深处呼唤你"。作品似乎采用与教堂的彩绘玻璃相同的技法,把几幅各自分 离的的图画并列,将场景集中在一起。背景上是一些教会的信徒在为病人祈祷。前景 主要集中在两个人物身上。对这一场景的第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宗教的解释。躺在床上 的人眼睛闭着,而且皮肤呈淡绿色,似乎已经死了。墙上挂着一幅维洛尼克(Véronique) 的画,这让我们猜想可能躺着的人是基督。然而,这是一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 创作的油画,所以躺着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在战斗中牺牲的士兵,通过挂在墙上的画, 从象征的意义上将士兵与基督联系在了一起。

这幅画是在恩特林顿博物馆举办鲁奥尔特的画展时购置的。画家的这幅作品摆放 在格鲁纳瓦尔德(Grünewald)画的《依森海姆的祭坛》(Retable d'Issenheim) 不远处,对观众的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奥尔特作为画家和雕刻大师的声誉不断 扩大,尤其是在亚洲。今天,他被认为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宗教画家之一。

内心深处

Clown tragique, 1911

Clown tragique, 1911

Dors mon amour (Sleep my love), 1935

Dors mon amour (Sleep my love), 1935

Pierrots bleus au bouquet, 1946

Pierrots bleus au bouquet, 1946

 

 

返回主站 | 联系我们 | 全文检索 | 免责声明 | 湘ICP备14005632号  版权所有© 湖南省博物馆
主办单位: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恩特林顿博物馆
开放时间:2014年9月29日至11月5日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9:30-16:30(16:00停止发票,16:15停止进馆)
展览地点: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五楼展厅(长沙市开福区湘江北路与创远路交汇处湘江壹号)
公交线路:可搭乘128、801路到兴联学校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