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介绍

湖南150件晚期铜器珍品首次向公众展出 "全国仅存之物"亮相

  新华网长沙12月28日电(记者明星)湖南省博物馆原创典藏展"复兴的铜器艺术——湖南晚期铜器展"28日在长沙市博物馆开幕,并免费向公众展出。

  湖南省博物馆此次展出了一组珍贵的浏阳古乐特钟和编钟。浏阳古乐全称浏阳文庙古乐器,是"全国仅存之物",山东孔府也曾派人到浏阳观摩古乐,仿制全套古乐器。

  据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介绍,此次展出的150件(套)晚期铜器精品,共分为宗教造像、神坛礼器、把玩摆件三个方面,展现出与商周时期不一样的风貌特色。尤其是传统工艺与"胆铜法"炼铜,珐琅等新工艺的完美结合,使得一件件精品将造型艺术、生活实用、时代理念融于一体,孕育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铜器制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的铜器文化著称于世,然而大众所熟知的铜器文化多限于夏商周至秦汉时间的早期青铜文化。从宋代起,在恢复古代礼制的呼声中,中国出现了宋明清等多次制作铜器高潮,即晚期铜器。湖南是长江流域出土商周青铜器最多的地区,中国晚期铜器的数量也不遑多让。湖南省博物馆更是收藏了大批宋元明清时期的铜器珍品、精品。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傩公傩婆像"就是一组有明显的湖南苗族风格的铜器作品。

   在此次展览揭幕的同时,湖南省博物馆还举办了湖南晚期铜器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台湾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的近30位专家学者,共同分享湖南晚期铜器研究的最新成果。

   2013年,湖南省博物馆顶着因改扩建工程而暂停对外开放服务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诸多不便,坚持"闭馆不闭展"的方针,此次"湖南晚期铜器展"是在改扩建期间特别策划举办的首个原创大展,将持续开放至2014年3月9日。

 

 



返回主站 | 联系我们 | 全文检索 | 免责声明 | 湘ICP备14005632号 
主办单位:湖南省博物馆 协办单位:长沙市博物馆 衡阳市博物馆
版权所有© 湖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