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陵墓随时代变迁及死者经济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国王们修建金字塔作为王陵。金字塔建筑群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围墙、金字塔、紧靠金字塔的祭庙、位于尼罗河边的河谷神庙,以及连接两座建筑的通道。新王国时期,为了防止墓穴被盗窃,王陵转移至底比斯附近的帝王谷,改为开凿地下陵墓,这些地下王陵拥有长长的通道,通道及墓室墙壁上装饰着王室专用的图文并茂的墓葬仪典,如“天之书”、“地之书”、“门之书”、“来世12小时”等等。这一时期虽然不再建造金字塔,但金字塔的意念被保留下来,如帝王谷的不远处就有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山峰;最早出现于中王国时期的置于墓地祠堂上方的小金字塔,在新王国时期也在民间使用。
古王国时期,部分高级官员的陵墓被恩准建在金字塔旁边,被称为马斯塔巴(阿拉伯语,意思板凳,即墓的形状很像板凳),同期也有岩凿墓出现;中王国时期的私人岩凿墓以中埃及的本尼﹒哈桑墓区最为精美;新王国时期的贵族墓以卢克索西岸及阿斯旺地区较为集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浮雕壁画展现了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与葬礼习俗的生动细节。
沙伊克阿布德尔—库纳墓地
库纳墓地位于卢克索,地处尼罗河西岸。跨越尼罗河东、西两岸的卢克索成为生者和死者奇妙结合的城市。东岸是“生者的乐园”,广建神殿,因为太阳从这里升起,明媚的阳光会给法老带来永恒的希望。西岸则是“死者的天堂”,是国王安葬的地方,帝王谷即坐落于此。几个世纪以来,法老们在山谷内开凿墓室,用来安放他们显贵的遗体。这里埋葬着古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其中有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法老。 (保罗·马里尼2011年11月摄)
王后谷
位于岩石山的西边,距帝王谷不远。王后谷内有70多座第18到第20王朝的王后、王妃、王子和公主的墓。在古埃及法老(国王)代表着神灵,他们的墓自然规模最大、壁画最精美,而王后、王妃、王子和公主墓的规模不及法老墓壮观,墓内壁画内容与法老墓也不相同,表现得自由奔放,反映了当时埃及人的生活习俗。
1903年3月,意大利考古队在王后谷的发掘现场。
哈特谢普苏特陵墓祭葬殿
Tombs in Hatshepsut
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503年—公元前1482年在位)。虽然身为女性,她的塑像往往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威严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