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收藏

长沙窑精品展

长沙窑即《全唐诗》中李群玉“石渚”诗中的石渚窑。为唐代著名瓷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石渚湖一带,故又俗称铜官窑。

齐白石艺术精品展

齐白石,原名纯芝,号渭青,后改名璜,号白石、木居士等,男,1864年生,湖南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少时学雕花木工。1888年始学画。并任龙守山诗社社长。1902年起7年间“五出五归”出游于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1917年二次入京。1919年定居北京,开始变法。

湘军中兴四大名臣手迹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地主武装的统称。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最终消灭了太平天国政权。

墨朱流韵——楚汉漆器之美

湖南地区出土楚汉时期的漆器数以千计,仅马王堆三座汉墓出土漆器就有500多件。漆器造型可大可小,可方可圆,既有日常生活娱乐用品,也有丧葬用具。漆匠们因材施纹,利用挥洒自如的毛笔和油彩使各种纹样自由施展,利用红漆和黑漆最耐久、对比最鲜明、色调最典雅的特性,描绘出琳琅满目、浪漫飞动的漆器纹饰。

何绍基书法艺术展

何绍基系湖南道县(当时称道州)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生于1799年,卒于1873年。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官至四川学政。其博学多才,著述颇丰,是中国书法史上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代宗师。

异彩奇葩——馆藏湘绣文物珍品展

在湖湘大地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与苏绣、粤绣、蜀绣齐名遐迩的刺绣绝艺,就是湘绣。湘绣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等各种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不同颜色的绣线来渲染刻画表达对象形质特点的一种刺绣模式。

方寸之间 大千世界——馆藏国内外邮票邮品选鉴(二)

自从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在英国诞生以来,全球到目前为止发行了40多万种邮票,这些都是内容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历史资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凡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的重大事件,在邮票上都有反映,所以人们把邮票形象地称为“连绵不断的历史记录”和“微型博物馆”。

方寸之间 大千世界——馆藏国内外邮票邮品选鉴(一)

自从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在英国诞生以来,全球到目前为止发行了40多万种邮票,这些都是内容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历史资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凡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的重大事件,在邮票上都有反映,所以人们把邮票形象地称为“连绵不断的历史记录”和“微型博物馆”。

针笔线墨绘乾坤——馆藏苗族刺绣文物珍品展(一)

在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体系中,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从其物化形式来看,最色彩斑斓的又要数其刺绣了。在彰显族群文化特性的体系中,苗族刺绣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南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

血腥的白条——馆藏日本侵华期间发行的军用手票

日本军票,即军用手票的简称,最初叫做军用切符,是日本政府为进行对外战争而发行,由日军在所占领地区为征发军用物资而强制流通使用的一种代用货币。军票首先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使用,此后凡是出国作战,日军均在所占领的地区强行使用军票。

页面